理非精妙事非粗,一性空明彻万殊。
白发圣人由稚子,常惺惺处是工夫。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赏析:

  1. 诗句解读
  • “黉舍临溪静最安”:黉学,指的是学校。临溪,形容学校临近溪流。安静,表示环境宁静。
  • “朋来俊少共窥斑”:朋来,指朋友们的到来。俊少,年轻有才的人。窥斑,通过观察部分现象来判断整体。
  • “能知格物如星秤”:能知,即能够理解。格物,儒家经典之一,强调实践与理解相结合。星秤,比喻精确的测量工具。
  • “即是程门第一关”:程门,指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的学派。第一关,比喻至关重要的一步或阶段。
  1. 译文注释
  • 白话翻译:《和建小学韵呈赵求仁使君 其二》是宋代刘黻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赵求仁使君来到建小学所带来的学术和教育帮助的赞赏。将赵求仁比作耐心培育种子的园丁,将学问比作种子,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
  • 关键词解释
  • 黉学:学校
  • 临溪:靠近溪流
  • 朋来:朋友们
  • 俊少:年轻有才的人
  • 能知:理解和知道
  • 格物:指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的实践与理解相结合的理念
  • 星秤:精确的测量工具
  • 程门:指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的学派
  • 第一关:至关重要的一步或阶段
  1.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赵求仁使君到来建小学的描述,赞扬了他的学识和对教育的投入。诗中的比喻“能知格物如星秤”形象地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和精确度。
  • 诗人将赵求仁比作培育种子的园丁,象征着他对学生的帮助和支持,如同园丁精心培育植物一样。
  • 此诗也反映了宋代理学对教育和学习的重视,以及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刘黻的《和建小学韵呈赵求仁使君 其二》不仅是一首赞美诗歌,也是对教育重要性的一次深刻反思,展现了宋代文化对学术传承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