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里外无家客,四十年间苦学人。
山隔不知云近远,只将明月作乡亲。
【注释】
对月:面对月亮。
三千里外无家客:离家在外的游子,身在外地。千里,指距离远。
四十年间苦学人:经过四十年的努力学习,成为学者。苦学,刻苦学习。
山隔断不知道云的近远:因为山高路远,隔着高山和大山,不知道天边的云是近是远。隔,隔着、隔断。
只将明月作乡亲:只有把明亮的月亮当作自己的家乡。作,当。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自己为主人公,写他在异乡的寂寞生活与思乡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首句“三千里外无家客”,写出了诗人远离家园的漂泊之苦,也表达了他的思念家乡之情。“三千里外”,说明诗人已经远离家乡很久了,而“无家客”则更加突出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次句“四十年间苦学人”,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描绘他的艰辛生活。他为了求学,不惜付出巨大的努力,经历了四十年的艰苦岁月。这里既体现了诗人的勤奋好学,也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山隔不知云近远”,则是诗人独特的想象和联想。他身处异地,无法直接看到故乡的山水景色,只能通过观察天上的云彩来想象故乡的景象。这里的“山隔”和“云近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也揭示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最后一句“只将明月作乡亲”,则是诗人在异乡中寄托感情的独特方式。他选择把明亮的月亮作为家乡的象征,以此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深情厚意,让人不禁为之动容。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在异乡中常常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