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如相人,不论肥与瘠。
神气参有无,毫釐千里隔。
今古非茫茫,山骨水为液。
谁欤璞辂翁,眼为天地碧。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诗句逐句释义与赏析
1. 相山如相人,不论肥与瘠。
译文: 相山就像人的面貌一样,无论山体是丰满还是瘦弱。
- 注释: 相山(形容山峰)
- 赏析: 这里用比喻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的相貌相对比,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2. 神气参有无,毫釐千里隔。
译文: 山上的神气充满了宇宙间的一切,即使是微小的差距也能跨越千里之遥。
- 注释: 神气(象征自然界的能量或精神)
- 赏析: 通过“神气”这一关键词,诗人表达了自然界中存在的无形能量和生命力,强调了这种力量的宏大与深远。
3. 今古非茫茫,山骨水为液。
译文: 今古之间并不是一片混沌,山的骨架和水的流动都清晰地展现出来。
- 注释: 今古(指现在和过去)
-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规律和秩序的认识,认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事物都有其内在的结构和变化规律。
4. 谁欤璞辂翁,眼为天地碧。
译文: 是谁像璞玉那样朴实无华,他的眼中却有如天地一般的清澈碧绿。
- 注释: 璞辂翁(质朴无华的人)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赞美了那些看似普通却拥有高洁品质的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追求高尚品质的理想。
诗歌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山川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意。诗人通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将自然景观人格化,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向往。同时,诗中的关键词“神气”、“毫釐”、“今古”、“山骨水为液”等,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规律和秩序的深刻洞察。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