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十五夕,皓月来沧溟。
白鹭与共色,乌鹊能践灵。
逢掖觅桂荫,孩提窥兔形。
凉气净馀暑,浮光滑青冥。
列宿各韬彩,腐草休衒萤。
浩荡灵槎泛,莹洁仙掌泠。
门静送佳客,窗虚照群经。
佛阁高低见,谯更远近聆。
竹风摇琐碎,花影列娉婷。
静坐禅安室,闲行诗绕庭。
银河占米价,璇象认文星。
何处笛传浦,谁家酒散亭。
深闺悲蟋蟀,逆旅愬蓬萍。
水阔平连素,山低远抹青。
有心齐肘腋,无计得轮停。
八蜡神司社,方诸溜纳瓶。
鱼翻波可乐,禽警露频听。
历历天疑近,沈沈夜不扃。
广寒非寂寞,沙界遍辉荧。
盈阙天之理,尧阶任落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洞的《咏月追和韩昌黎韵》。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初秋十五夕,皓月来沧溟。

这是第一句,描述了初秋十五之夜,皓月当空,映照在茫茫的海域之上。

白鹭与共色,乌鹊能践灵。

这是第二句,描绘了白鹭与明月相映成趣的景象,而乌鸦则可以栖息在月亮上。

逢掖觅桂荫,孩提窥兔形。

这句诗描写了孩子们在夜色中寻找桂树荫凉,模仿兔子的形状玩耍的情景。

凉气净馀暑,浮光滑青冥。

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的清凉和月光下的宁静景象。

列宿各韬彩,腐草休衒萤。

这句诗描绘了天空中的星星各自闪烁着美丽的光彩,而地上的腐草不再吸引萤火虫。

浩荡灵槎泛,莹洁仙掌泠。

这两句诗描绘了银河中的星辰仿佛漂浮在水面,晶莹的仙掌如同冰霜般清澈。

门静送佳客,窗虚照群经。

这句诗描绘了门户紧闭,等待着远方客人的到来;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书架上摆放着众多经典书籍。

佛阁高低见,谯更远近聆。

这句诗描绘了寺庙中的佛阁高低起伏,远处传来的更鼓声远近可闻。

竹风摇琐碎,花影列娉婷。

这句诗描绘了风吹动竹林摇曳生姿,花朵的影子也排列得亭亭玉立。

静坐禅安室,闲行诗绕庭。

这句诗描绘了在禅房内静心修行,而在庭院中漫步赏诗。

银河占米价,璇象认文星。

这句诗描绘了天文现象如银河、北斗七星等被古人用来预测粮食的价格和文学运势。

何处笛传浦,谁家酒散亭。

这句诗描绘了在浦口吹起悠扬的笛声,而在亭子里人们欢聚畅饮。

深闺悲蟋蟀,逆旅愬蓬萍。

这句诗描绘了在深闺中听到蟋蟀声让人感到悲伤,而在旅途中听到蟋蟀的叫声则诉说着对漂泊生活的无奈。

水阔平连素,山低远抹青。

这句诗描绘了水面宽阔与天相接,山峦蜿蜒曲折直至消失在天际之外。

有心齐肘腋,无计得轮停。

这句诗表达了虽然有心想帮助他人,但却无法阻止车轮继续前行的无奈。

八蜡神司社,方诸溜纳瓶。

这句诗描绘了八蜡神掌管祭祀活动的场景,以及方壶(一种古代容器)中盛满了清水。

鱼翻波可乐,禽警露频听。

这句诗描绘了鱼儿在水中翻腾激起欢乐的波浪,同时听到鸟儿的鸣叫声。

历历天疑近,沈沈夜不扃。

这句诗描绘了天空中星星闪烁仿佛触手可及,而夜晚却寂静无声。

广寒非寂寞,沙界遍辉荧。

这句诗表达了虽然广寒宫不是孤独寂寞之地,但整个沙界都充满了灿烂的光芒。

盈阙天之理,尧阶任落蓂。

这句诗描绘了天空理清了一切道理,就像舜帝的台阶上落下了蓂草一样自然和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之中,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