藓碑萝石拥岩扃,独倚筇枝问大乘。
白雉苦无千岁种,青山空识六朝僧。
诗传北岳刊新帖,禅接西淮冷旧灯。
拟凿冰泓浇冻砚,禊亭闲借法华誊。
【诗句释义】:
雉山寺宋永初中有僧西颙诵法华经于此白雉听之而化至唐黄梅五祖弟子喜登告祖乞巡礼五祖应以遇雉即止后至此开山本朝王初寮有留题
藓碑萝石拥岩扃,独倚筇枝问大乘。
白雉苦无千岁种,青山空识六朝僧。
诗传北岳刊新帖,禅接西淮冷旧灯。
拟凿冰泓浇冻砚,禊亭闲借法华誊。
【译文】:
在雉山寺宋永中时期有一个僧人叫西颙,在这里诵读法华经让白雉听得入迷,最终化为一尊佛。后来到了唐代,黄梅五祖的弟子们喜欢登高望远,去拜见五祖,求他赐教。五祖回答说:“你们应该遇到白雉,就立即停下来。” 之后,这个山便成为了一座开放的寺庙。明朝初期,王初寮留下了他的题词。
苔藓覆盖的碑文和藤蔓缠绕的石头,围绕着山门。我独自靠在筇竹上,询问大乘法。
那只白雉苦于找不到千年的灵芝来吃,它只能吃山中的野菜。然而青山却能认出那些曾经是六朝僧人的古迹。
这首诗记录了北岳的碑文以及新帖,也描述了禅学与西淮的旧灯相连接的情况。
我想象着在冰雪融化时用冰水浇灌砚台,以保持其清凉的状态。在禊亭中,我将法华经文抄写下来。
【赏析】:
首联“藓碑萝石拥岩扃,独倚筇枝问大乘。” 描写了寺院的环境,苔藓覆盖的碑文和藤蔓缠绕的石头,围绕着山门。我独自靠在筇竹上,询问大乘法。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信仰。
颔联“白雉苦无千岁种,青山空识六朝僧。” 描绘了一只白雉因无法找到千年的灵芝来吃,只得吃山中野菜的无奈;同时,青山却能认出那些曾经是六朝僧人的古迹。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颈联“诗传北岳刊新帖,禅接西淮冷旧灯。” 描述了这首诗记录了北岳的碑文以及新帖,也描述了禅学与西淮的旧灯相连接的情况。体现了诗人对佛法与禅宗的深入了解。
尾联“拟凿冰泓浇冻砚,禊亭闲借法华誊。” 表达了诗人想象着在冰雪融化时用冰水浇灌砚台,以保持其清凉的状态;在禊亭中,我将法华经文抄写下来,以此纪念这段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雉山寺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以及对历史的深度理解。同时,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白雉、青山、诗、禅等元素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