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藏北山,昔尝产紫芝。
庵以此得名,且将二百期。
耳闻非目接,至老心犹疑。
一朝地阐灵,枯槁生神奇。
晔晔根干间,挺秀分三枝。
采者不善护,犹惜其一遗。
移置盆盎中,赪黄互相辉。
岂殊子闻韶,不图乐至斯。
第嗟鲁获麟,所出非其时。
吾年已如此,斯祥将奚为。
独思避世士,商岭其在兹。

【注释】

①甲申:即甲申岁,指代诗人的生年,甲申为干支纪年法中的第十年。

②北山:指北山的坟墓。

③紫芝:紫色的灵芝,传说中的仙草,这里指灵芝。

④庵以此得名:庵因产紫芝而得名。

⑤且将:暂且、暂时之意。

⑥耳闻非目接:听到别人说,自己没有亲眼见过。

⑦至老:一直到晚年。

⑧一朝:一旦,一旦之间。

⑨地阐灵:大地显灵,大地神灵降临。

⑩枯槁:干枯,萎缩。

⑪晔晔:形容草木茂盛,光彩照人的样子。

⑫挺秀:挺拔秀美,指草木高耸秀丽。

⑬分三枝:分为三条枝桠。

⑭采者:采药的人。

⑮子闻韶:像孔子听到《韶》乐一样。

⑯第嗟:只可叹,只能叹息。

⑰鲁获麟:春秋时期,鲁国捕获麒麟的事,后来成为“不遇”或“不逢”的典故。

⑱出非其时:出现得不是时候。

⑲斯祥:这种吉祥的事情。

⑳独思避世士:独自思索那些隐居避世的人。商岭:商山,指隐居的地方,商山四皓。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在甲申年经过北山高祖大夫墓前看到盆中芝草后有感而写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同时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首联起笔不凡,点明北山坟庵的出处,也暗示了诗人对祖辈的追怀。颔联写此地以产紫芝而闻名,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渴望。颈联则转入现实之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失望之情,认为人们听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情况。尾联则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之情,认为人们只是追求一些表面的荣耀,而忽视了真正的价值所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