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常读易,遁世意如何。
有酒可消闷,无阶不种莎。
闲时寻旧友,月夜步新河。
我亦逃名者,题碑愧尔多。
【注释】
易:指《周易》。
遁世:隐居不仕,避世。
莎:香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供食用或药用。
闲时:闲暇之时。
旧友:老友。
新河:新的小河。
题碑:在石碑上刻下姓名。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诗人自述的诗作。诗中描绘了隐居山林,闭门读书的生活。表达了对世事纷扰、名利场的厌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语言朴实自然,意境幽远深远。
闭门常读易,遁世意如何。
有酒可消闷,无阶不种莎。
闲时寻旧友,月夜步新河。
我亦逃名者,题碑愧尔多。
【注释】
易:指《周易》。
遁世:隐居不仕,避世。
莎:香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供食用或药用。
闲时:闲暇之时。
旧友:老友。
新河:新的小河。
题碑:在石碑上刻下姓名。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诗人自述的诗作。诗中描绘了隐居山林,闭门读书的生活。表达了对世事纷扰、名利场的厌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语言朴实自然,意境幽远深远。
【解析】 “送赵主簿”是这首诗的标题,诗题点明了写作对象和作者。从内容看,本诗应为诗人送别友人而作,友人即将离去,故有“送别”之意。从内容看,本诗应为诗人送别友人而作,友人即将离去,故有“送行”之意。结合注释,“定将咏物意,移作爱民心”一句中“咏物”一词出现在注释中,表明这是一首以咏物言情的诗,即诗人借咏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由此可知,本诗是一首咏物言志的赠别诗。“送行”是诗歌的一种类型
【注释】 喜叶谦夫归:高兴叶谦夫归来。谦夫,叶谦夫。叶谦夫(生卒年不详),字子方,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宋理宗嘉熙二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后罢归乡里。 老思忽萧爽,亲朋得意归:我突然觉得心情舒畅,因为亲朋好友都得到了满意的归宿。 菊觞奉亲寿,柳色上儒衣:用菊花酒向父母敬献长寿酒,柳树枝条拂过我的儒衫。 宅旺看山势,门清有钓矶:我家的房子旺盛,山势也正合我心意,门前清波荡漾的江面,有个钓鱼的小矶。
诗句注释和赏析 1. 郡古湖如镜,照人心胆清 [注释] - 郡: 古代对地方行政机构的称呼。 - 古湖: 指历史悠久的湖泊。 - 如镜: 比喻清澈透明。 - 心胆清: 形容心情宁静,没有杂念。 2. 闲曹应事简,尽日读书声 [注释] - 闲曹: 指处理日常事务不多的工作职位。 - 应事简: 事情不多,容易应付。 - 尽日: 一整天,整天。 - 读书声: 指在书房中阅读的声音。 3.
【注释】 龙:传说中能走水的生物,古人认为龙能呼风唤雨、行云布雨,所以称“龙”为神物。 来:指来到这里游玩。 【赏析】 《山灵鸟不来》,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个字,押韵,是一首七言绝句。 首两句写泉和山的自然景观。泉水涌出不断,山势陡峭高峻,山中的飞禽走兽都难以生存。第三句“山灵”二字表明作者把山当作有灵性的人来看待,而“不”则表明山是不会允许鸟儿来的
题南塘薛圃 门对南塘水乱流,竹根橘柢自成洲。 中闲老子隐名姓,只听渔歌今白头。 注释: 南塘:指池塘或湖泽。 竹根橘柢(dǐ):指竹子的根和树皮上结的橘子蒂。 中闲:中间。 老子:这里指隐居的人、老翁。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南塘边看到的景象。首句写景,门对南塘,门前有水,水乱流,形象生动。次句写人,说的是一个隐者,他住在竹林和橘子树上,形成了一座小洲,十分宁静。三句写自己
【注释】: 1. 霜晴雁荡白:指秋高气爽,天空晴朗。雁荡山在温州东南,此指送别之地。 2. 五日计乡程:指五天的行程计算。 3. 野烧明山店:指野外的篝火照亮了山店。 4. 轻舆憩岭平:指乘坐轻便的车马停歇在山间平坦之处。 5. 乞铭甘久客:指希望对方能记住这段长久离别之情,并刻在碑上。 6. 爱母起归情:指怀念母亲而产生归乡的情感。 7. 孝极天为感:指孝顺至极,感动天地。 8. 师文早晚成
这首诗是诗人悼念潘母的诗作,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怀念。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独玩隔厅月,凄凉三十年。 - 潘母在世时与家人共度欢乐时光,现在只剩下她一个人独自欣赏月光,这三十年的时光充满了无尽的凄凉。 - 渺然儒素业,翻以母仪传。 - 潘母一生从事儒家的学问和道德修养,她的德行和品质被后人传颂。 - 生计无中有,衰龄病后延。 - 在贫困的生活条件下,潘母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注释】半洞:指山洞,此处借以喻指山腰。容千佛:容下一千个佛像。诸峰:众山。一云:像天空中飘浮的一片云。 【赏析】此为登临题咏之作。前句写登山所见,后句写入坐观感,两相照应
【注释】胜因寺,在今安徽宣城。 下仙:指诗人。 寄隐:隐居山林。 野寺:偏僻的寺庙。 一天星:指星星点点的星光。 路远有如此,客来应未能:意思是山路遥远,能见到这样的景色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客人来了却未必能看到。 蛩:蟋蟀。 催:催促。 寒妪纬:指织布的妇女在夜晚织布时发出的声音。 蝉杂夜僧经:指夜晚僧人念经声中的蝉鸣混杂其中。 忽忆忘形友,微吟自剔灯:忽然想起了那位忘却形迹的好友
【注释】 祗:只。君心我得知:知道您的心情。 先教栽菊在:提前让菊花在园中栽种好。 预作去官期:预先做好辞官的打算。 行吟夜月迟:在夜晚吟诵,月亮已经落下很久了。 怀人几十载:怀念的人已有好多年了。 欣有扣门时:欣喜地听到有人来敲门(指妻子)。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与友人郭子奇离别时的感慨。首联点明主题,“世道”即社会风气,这里指当时社会风气不正。颔联承“世道”
【注释】: 1. 霜晴雁荡白:指秋高气爽,天空晴朗。雁荡山在温州东南,此指送别之地。 2. 五日计乡程:指五天的行程计算。 3. 野烧明山店:指野外的篝火照亮了山店。 4. 轻舆憩岭平:指乘坐轻便的车马停歇在山间平坦之处。 5. 乞铭甘久客:指希望对方能记住这段长久离别之情,并刻在碑上。 6. 爱母起归情:指怀念母亲而产生归乡的情感。 7. 孝极天为感:指孝顺至极,感动天地。 8. 师文早晚成
这首诗是诗人送弟弟舒弟赴金陵时写的,表达了他对弟弟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禄仕何方好,金陵总莫如。”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做官的地方有很多,但金陵(即南京)是最好的选择。这是因为金陵是六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是许多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诗人通过对比其他地方,突出了金陵的重要性。 “庙存元帝像,家有二王书。”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金陵,他能找到元帝的庙宇,家中也有二王的书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赏析”,然后根据诗句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1. “论著天台教,诗参左氏来”,这两句是说作者在天台讲学时,曾向左氏学习过。《左传》中记载有孔子与左丘明的对话,左丘明是古代著名的史官,他为左氏,即指左丘明。 2. “闲行过蓬荜,相对坐莓苔”,意思是说作者在讲学过程中,常常到简陋的居所拜访。这里
【注释】胜因寺,在今安徽宣城。 下仙:指诗人。 寄隐:隐居山林。 野寺:偏僻的寺庙。 一天星:指星星点点的星光。 路远有如此,客来应未能:意思是山路遥远,能见到这样的景色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客人来了却未必能看到。 蛩:蟋蟀。 催:催促。 寒妪纬:指织布的妇女在夜晚织布时发出的声音。 蝉杂夜僧经:指夜晚僧人念经声中的蝉鸣混杂其中。 忽忆忘形友,微吟自剔灯:忽然想起了那位忘却形迹的好友
【解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夜坐陈缊的灵见访,颔联写诗人在闲看陈子昂的郊岛诗,颈联写诗人在窗前看到雪和梅,尾联写诗人与友人相对而坐,时间一晃而过。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沉,风格沉郁顿挫。 【答案】 ①“夜坐”即指夜深时独坐。②“陈缊”,唐代诗人,以《幽居》诗著名。③“郊岛”指隐居山林的隐士或诗人。④“多冷寞”指自己孤单寂寞,无人慰藉。⑤“谁足慰衰迟”指没有人能安慰自己
【注释】 祗:只。君心我得知:知道您的心情。 先教栽菊在:提前让菊花在园中栽种好。 预作去官期:预先做好辞官的打算。 行吟夜月迟:在夜晚吟诵,月亮已经落下很久了。 怀人几十载:怀念的人已有好多年了。 欣有扣门时:欣喜地听到有人来敲门(指妻子)。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与友人郭子奇离别时的感慨。首联点明主题,“世道”即社会风气,这里指当时社会风气不正。颔联承“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