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浚九州尧舜禹,典刑万世契夔龙。
【注释】
九州:指全国。尧舜、禹:古代圣王,相传是黄帝的后代,姓嬴。契(xiè):传说中尧帝时的人。夔(kuī):传说中尧帝时的贤臣。龙:传说中的上古英雄。
【赏析】
《封禅文》(又名《封禅赋》):本篇为汉宣帝刘询在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举行封禅大典时作的颂扬之词。诗从颂扬帝王功德入手,继而指出“封禅”是“受命之符”、“成功之征”,最后强调“封禅”与“受命”相表里,并号召天下人共同为之努力。此诗气势宏伟,辞藻华丽,是汉代颂赞之作的代表作。
封浚九州尧舜禹,典刑万世契夔龙。
【注释】
九州:指全国。尧舜、禹:古代圣王,相传是黄帝的后代,姓嬴。契(xiè):传说中尧帝时的人。夔(kuī):传说中尧帝时的贤臣。龙:传说中的上古英雄。
【赏析】
《封禅文》(又名《封禅赋》):本篇为汉宣帝刘询在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举行封禅大典时作的颂扬之词。诗从颂扬帝王功德入手,继而指出“封禅”是“受命之符”、“成功之征”,最后强调“封禅”与“受命”相表里,并号召天下人共同为之努力。此诗气势宏伟,辞藻华丽,是汉代颂赞之作的代表作。
诗句“其一百二十”翻译为现代汉语是“其一百二十”。下面将对该诗进行逐句解析: 1. 诗句翻译: - 其一百二十:其,代指某种特定的情境或状态。 - 韶音:美好的音乐声。 - 秘:保密的,不公开的。 - 响入马嵬花委地:声音传入马嵬坡(一个地名)的花丛中,花儿已经凋零。 - 开元:唐朝的年号。 - 不再宫不花:皇宫再也不会有花。 - 天街草绿西风起:天上的街道上长满了草,一阵西风吹过。 2.
“其一百十一”中的诗句是“世言如花人薄命,谁识如花入卫霍。”。这句诗通过使用“如花”和“卫霍”这两个关键词,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誉。其中,“世言如花人薄命”指的是世人普遍认为像花一样美丽的人命运多舛,而“谁识如花入卫霍”则是在问谁能真正理解像花一样美丽且有才能的人如何进入卫青和霍去病这样的英雄之师。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意解读: - 如花人薄命
【注释】 1.霓裳:指《霓裳羽衣舞》。风秋:指秋天的风。舞天半,指在天上飞舞。2.玉花:指天上的云彩。石栈:指石桥。3.三台四辅:指天上的星宿。4.后患:指后来可能发生的灾难。5.风流天子:指唐朝皇帝李世民(太宗)。6.蜀山:指四川的山脉,横翠面:指山峰耸立。 【译文】 天上的舞蹈随风飘向秋天,舞到天上云彩像飞石一样。天上的星辰围绕在星垣上,只有一曲中知道以后可能的灾祸
【注释】 1. 其一百十三:这首诗的篇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 2. 山花笑人(zhà rén):比喻官民关系融洽,人民安居乐业。 3. 劝农文似天花坠:意谓官府对农民的劝勉之词如同天上降下的花朵,美好而令人陶醉。 4. 农今一杯回劝官(jīn):农民请官员饮酒,以表感激之情。 5. 吏瘠民肥官有利:官吏剥削百姓,使民众生活贫乏,而官吏则因贪赃枉法而致富,这符合他们的利益。 6. 官休休
【注释】 失道:失掉治国的正道。原:本来,原来。阴陵:指项羽的家乡彭城。义帝:指楚怀王,在鸿门宴上项羽曾放逐他。知:知道。亡形:灭亡了。西风:秋风。残灭:被消灭。据:占据、凭借。关险:指函谷关。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市。 【赏析】 诗中通过写项羽放逐义帝后,其势力日益强大;秋风扫过彭城,草木皆枯的景象,表达了对项羽最终失败命运的惋惜之情。《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
注释: 1. 笳鼓宫商塞外归,似此殊勋古难匹。 【注释】笳和鼓的声音,在塞外传来,这是多么令人怀念的功绩啊。这种特殊的功勋在历史上是很难比拟的。 2. 后来渭上朝正月,尚忆祁连冢中骨。 【注释】后来到了渭水之畔,正逢正月初一的朝会,仍然怀念那在祁连山中的英烈们的遗骸。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从军北征》。诗中以“笳鼓”起兴,抒发对将士们的怀念之情,同时赞美将士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注释: 后关没有险要的地势,也没有中士,大白天里宜春狐狸昼舞。 万户千门草绿深深,芦叶卷吹红日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首句“后关无险无中士”,意味着后关没有险要的地势,也没有中士。这似乎暗示着后关是一个和平、安宁的地方,没有战争和争斗。第二句“大夜宜春狐昼舞”,则描绘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景象。在春天的夜晚,狐狸竟然在白天出来嬉戏。这种景象在其他地方是难以想象的
注释:不要像那些好战的统治者一样,去讨论前人的战争行为;今天我们在思考这种非凡的武功。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反思过去战争行为的态度。诗中指出,不应该用过去的战争经验来评价现在的人们,因为人们现在所思考的不仅仅是战争本身,而是战争带来的深远影响和教训。诗人希望人们能够从历史的经验中汲取智慧,避免重蹈覆辙。同时,诗人还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呼吁人们珍惜和平,不要让战争再次发生
【解析】 这是一首拟古诗,诗人借咏花自喻,表达了自己清高脱俗的情操。全诗以“冰玉”为比喻,赞颂江左诸贤王谢起的高尚品格,同时表达自己不慕荣华,自甘寂寞的情怀。首句“其一百七”,是说这首诗一共一百零七字;“东郊独行冰玉时”,是说在春天里,我独自漫步在东郊,就像那冰玉一样纯洁;“江左诸贤王谢起”,指江左地区名士王献之、谢道韫兄弟。“若以比花花或宜”,意思是:如果拿花儿来比较的话,或许也合适
屈原离骚芳草遍,召南治世梅先见。 皎如佩玉上清来,不敢班渠国风变。 注释:此诗出自宋代诗人谌祜的《句》,表达了对前人作品的赞美之情。全诗共两句,每句七个字,韵脚均为“见”,展现了诗人对屈原和召南两位前贤的深深敬仰。首句中的“芳草遍”形容了屈原的离骚中充满芬芳的香草,象征着他的才华横溢;“召南治世梅先见”则是指召南治理国家时,梅花就已经展现出其先见之明的智慧
【注释】: 1. 古今天极:古人认为北极是天地之极,故以“北极”指代。 2. 黄华:黄色的花朵,这里泛指秋天的景色。 3. 客:寄居者;游子。 【赏析】: 此诗是诗人自伤身世、自喻漂泊的感怀之作。首句用典,暗指自己如白发人对天极(即北极星)的仰望,暗喻自己像宇宙中的游子西风吹动黄华的秋天。次句承上启下,写自己像宇宙中的游子,飘荡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第三句化用了屈原《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
【注释】 1. 其四:指第47首,是作者晚年所作。“百年”句:比喻作者一生好学不倦;“窗下棋”句:比喻作者一生好学不倦。 2. 灯前酒:泛指饮酒。 3. 千著:一千着(下)。 赏析: 此诗以“窗下棋”为题,言人生苦短,要珍惜时光,多下围棋,少饮贪杯,以期有更多时间来学习、思考,以求学问精进。全诗语言平实而意蕴丰厚,表达了诗人热爱学习、追求上进的思想感情
注释:动地的百年,没有桀跖那样的暴君;后天的长寿,能有颜回、曾参那样的贤者。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后天一寿有颜曾”的向往和追求。他认为人应该珍惜生命,努力追求高尚的品质和道德修养,以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成功。同时,他也强调了人的寿命有限,应该珍惜时间,积极进取,实现自己的价值
诗句:陶写有时欣律熟,去来无着证炉芬。 译文:陶冶心情时,有时喜欢那熟悉和谐的音律,但离去时又无留恋之情,只觉炉中香气四溢芬芳迷人。 比喻心情的陶冶。欣,喜悦,愉快。律,指音乐的规律、旋律。熟,指熟练。去,离去。着,牵挂。证,见证。炉,指炉香。芬,香气。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他善于陶冶自己的心情,享受音乐和生活的愉悦。然而,当离开熟悉的环境和人群时,他却感到无所留恋
注释:西风中飘荡着秦岭和晋地的树叶,春雨中送来了桃花盛开的消息,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赏析:此诗以自然景象为引,借“西风”、“春雨”来抒发感慨。首二句写景:“木叶”、“桃华”是西风、春雨所吹送、所滋养的物象,它们在诗人眼中既是自然物,又是人事的象征。“吹秦晋”即指秋风萧瑟、寒气逼人,而“送古今”则暗含着对历史的感怀。“木叶”、“桃华”是春天的使者,也是岁月的见证者。从“木叶”
注释:两道水流夹着城墙流过,远处近处都能看到青山翠绿。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图。诗人以“两水夹城”开篇,勾勒出了城市周围的风景。然后诗人用“近远”和“参差”两个词语,将万山环绕的景象展现出来,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美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