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离骚芳草遍,召南治世梅先见。
皎如佩玉上清来,不敢班渠国风变。

屈原离骚芳草遍,召南治世梅先见。

皎如佩玉上清来,不敢班渠国风变。

注释:此诗出自宋代诗人谌祜的《句》,表达了对前人作品的赞美之情。全诗共两句,每句七个字,韵脚均为“见”,展现了诗人对屈原和召南两位前贤的深深敬仰。首句中的“芳草遍”形容了屈原的离骚中充满芬芳的香草,象征着他的才华横溢;“召南治世梅先见”则是指召南治理国家时,梅花就已经展现出其先见之明的智慧。次句中的“皎如佩玉上清来”描绘了召南的品德如同佩戴在身上的美玉,清新纯洁,令人敬仰;而“不敢班渠国风变”则表示即使面对国风的变化也要保持自己的纯洁和坚定。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屈原和召南这两位历史人物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和智慧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使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