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独行冰玉时,江左诸贤王谢起。
若以比花花或宜,自不矜持花亦耻。
【解析】
这是一首拟古诗,诗人借咏花自喻,表达了自己清高脱俗的情操。全诗以“冰玉”为比喻,赞颂江左诸贤王谢起的高尚品格,同时表达自己不慕荣华,自甘寂寞的情怀。首句“其一百七”,是说这首诗一共一百零七字;“东郊独行冰玉时”,是说在春天里,我独自漫步在东郊,就像那冰玉一样纯洁;“江左诸贤王谢起”,指江左地区名士王献之、谢道韫兄弟。“若以比花花或宜”,意思是:如果拿花儿来比较的话,或许也合适,但是“花亦耻”,即花朵也是羞于见人的。“自不矜持花亦耻”的意思是:我自己不自视清高,也不羡慕那些花枝招展的人。“矜”和“耻”都是动词,表示自谦。
【答案】
其一
东郊独行冰玉时,江左诸贤王谢起。
若以比花花或宜,自不矜持花亦耻。
释义:
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独自走在东郊,像冰玉一样纯洁。
如果拿花儿来比较的话,或许也合适,但是花朵也是羞于见人的。
我不自视清高,也不羡慕那些花枝招展的人。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春日独游江左,赏心悦目,感慨颇多。诗中以冰玉自喻,赞美了江左诸贤王献之、谢道韫兄弟的高洁品质。诗人以冰玉作比喻,表明自己的志向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诗人自认为不慕荣华,不贪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诗人自谦自抑,不以身外之物而自喜,表现出一种高洁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