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径趋府,将军意气多。
来依汉日月,思复晋山河。
边将惭尸素,朝臣奏凯歌。
分明御徂诈,得失竟如何。
【注释】
闻李将军至建康:得知李将军来到建康的消息。
匹马径趋府:骑着一匹马直接奔向将军的府第。
意气多:志向和气概不凡。
来依汉日月:指将军到来如同汉代的太阳和月亮一样,光辉照耀。
思复晋山河:想要收复失地,恢复晋朝的山河。
边将惭尸素:边关将领惭愧自己的无能。
朝臣奏凯歌:朝廷官员奏请胜利的凯歌。
御徂诈:抵御敌人的欺骗。
得失竟如何:胜败得失最终会怎样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首句“闻李将军至建康”交代了诗歌写作的背景——诗人在听到李将军抵达建康的消息后写下了此诗。
“匹马径趋府”,描绘了将军的到来给建康带来的影响,也表达了诗人对将军到来的欢迎之情。
“来依汉日月”,这里的“依”字形象地描述了将军的到来如同汉代的太阳和月亮一样,光辉照耀。同时,这也暗示了将军的到来对建康乃至整个国家的重要性。
“来依汉日月”,这里的“来依汉日月”与前两句中的“匹马径趋府”和“来依汉日月”形成了一种对比关系,进一步强调了将军的到来所带来的重大影响。
接下来的诗句,“边将惭尸素”,则展现了边关将领对于将军到来的反应。他们因为感到羞愧而惭愧自己的无能。
“朝臣奏凯歌”,则反映了朝廷官员对将军到来的反应。他们奏请胜利的凯歌,表达出对将军归来的喜悦之情。
“分明御徂诈”,则是说,面对敌人的欺骗,将军能够清晰地识别并抵御。这里的“徂诈”指的是敌人的欺骗,“御徂诈”则意味着将军能够有效地应对敌人的欺骗。
最后一句“得失竟如何”,则是对全诗主旨的总结。在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胜败得失最终会怎样呢?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读者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