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潦连秋涨,人家水半门。
都抛破茅屋,移住小山村。
聒聒笼鸡犬,累累带子孙。
安居华屋者,应觉此身尊。

【注释】

江涨:指长江上涨,水漫到门前。见:看见。

都抛破茅屋:全部抛掉破旧的草房。都抛:全部抛掉。

移住小山村:搬到山村里住。

聒聒:声音嘈杂,形容喧哗。笼鸡犬:笼养着的鸡狗叫声。

累累:连续不断的样子。带子孙:养活子孙。

安居华屋者:住在华丽的房屋里的人。应:应该、应当。

尊:尊贵、高傲。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江涨后看见别人搬家,自己则选择了一个小山村安家的情景。前六句写景,最后两句写情,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意境清幽,语言朴实。

首联“夏潦连秋涨,人家水半门”,以江涨为引子,描写了诗人看见别人搬家时的景象。夏潦即盛夏时的暴雨,秋涨则是秋季水位上升的现象。“潦”“涨”都是水的意象。“人家水半门”说明江水已经涨到了门的高度,可见江水之猛。

颔联“都抛破茅屋,移住小山村”承接上文,进一步描写了诗人搬家后的情景。“都抛”一词,表现了搬迁的匆忙与无奈,“破茅屋”则形象地描绘出搬家后的简陋环境。“小山村”点出了诗人的新居位置,也表达了诗人对新居的期待。

颈联“聒聒笼鸡犬,累累带子孙”是诗人对新居生活的具体描写。“聒聒”形容喧闹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笼养的鸡犬发出的叫声;“累累”则是形容子孙众多的意思。这两句话既表现了新居的繁华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家庭的重视和对子孙未来的期许。

尾联“安居华屋者,应觉此身尊”是诗人对前面内容的总结与升华。安居华屋的那些人,自然会感到自己地位尊贵,而诗人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偏僻的山村作为自己的家园,正是因为他深知繁华背后的代价,以及自己追求的是一种简单而又宁静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搬家情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色与人物行为相互映衬,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感十足,令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的小山村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