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西南隅,开窗见雪初。
野泉过湿竹,仙鸟下巢樗。
草长平新堑,门闲闭旧居。
他年宾从在,谁得入鸥书。
【注释】
1、天柱西南隅:天柱山在安徽省安庆市,因山形似柱而得名。
2、开窗见雪初:从窗户向外张望,看到窗外的雪花刚刚飘落。
3、野泉过湿竹:野外的清泉穿过湿润的竹子,发出潺潺的声音。
4、仙鸟下巢樗(chū):一只仙鹤在枯死的树桩上筑巢。
5、草长平新堑(qiàn):新挖的田间小沟里的草已经长得很高了。
6、门闲闭旧居:旧居的大门关闭着,没有人来。
7、谁得入鸥书:谁能够进入我的隐居之处?
【赏析】
此诗描写诗人寄居天柱山下的一个幽静处所,以“他年宾从在,谁得入鸥书”抒发其归隐之志和不慕荣利之情。诗中虽无一字言及归隐,却句句不离归隐,表现了作者归隐的愿望。
起首二句:“天柱西南隅,开窗见雪初。”天柱山位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诗人从天柱山的西麓登上山顶,推开窗户,放眼望去,只见远处群山起伏,苍松翠柏掩映其间。抬头望去,天际线渐渐模糊,一轮红日即将落去,而东方却有大片云彩正在升起,仿佛是一片片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把整个山峰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白纱。诗人站在窗前,望着眼前的美景,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归隐的渴望。
三、四两句:“野泉过湿竹,仙鸟下巢樗。”“野泉”指的是山间或溪边的小溪流,因为周围没有高大的树木遮挡,所以溪水清澈透明。诗人走到竹林旁,只见一条小溪从竹丛中流淌而过,溪水哗哗作响,与四周的静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那棵枯死的树桩上,一只仙鹤正悠然自得地筑起了它的巢穴,显得格外醒目。这里的“野泉”、“湿竹”、“仙鸟”都是自然景色中的普通元素,但诗人却能发现其中的美感,从中领悟到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五、六两句:“草长平新堑,门闲闭旧居。”“新堑”是指新开垦的土地,而“旧居”则是指诗人曾经居住过的房屋。诗人来到这片新开辟的土地上,只见一片青草如茵,绿意盎然。他不禁想起自己曾经在这里度过的时光,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片新的风景了。而那扇紧闭着的门,似乎也在诉说着往日的故事。这里的“新堑”和“旧居”都是指过去的事物,通过对比现在的景象,诗人更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最后两句:“他年宾从在,谁得入鸥书。”“他年宾从”指的是未来有人能够成为他的宾客和朋友。而“谁得入鸥书”则是说谁能得到这份隐居的生活。诗人用“谁得入鸥书”表达了自己的归隐之志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鸥书”指的是隐居者之间的书信往来,象征着彼此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天柱山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之情。然而,无论外界如何变化,诗人的心始终向着自然,向往着那份宁静和纯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