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蓄灵泉,万古去不息。
潴为百斛深,散入千渠溢。
其东汇民田,又北寻山腋。
断崖如破瓜,飞瀑中荡激。
大声或雷霆,细者亦竽瑟。
末流垂半山,十里见沸白。
得非拖天绅,常恐浮地脉。
吕梁丈人老,尚与汨偕出。
我欲踏惊湍,下穷龈腭石。
惜哉意徒然,属此岁凛慄。
安得汝南周,断取白蛟脊。
归之龙泉峰,山门夜喧席。
【注释】
鸣水:瀑布名,在今山西永济县北。崇山:指太行山。蓄:积聚。灵泉:神泉,喻瀑布为神泉。万古去不息:形容瀑布的壮观景象。潴:积聚。百斛深:形容瀑布的深度。千渠溢:形容瀑布的流量之大。东汇民田:指瀑布的水汇入下游农田。又北寻山腋:指瀑布从太行山中流过。断崖如破瓜:指瀑布水流从悬崖上跌落,犹如破开的瓜。飞瀑中荡激:形容瀑布的声响如同鼓荡激越。拖天绅(sī):形容瀑布的气势宏大。常恐浮地脉:指瀑布水势浩大,有惊天动地的威力。吕梁丈人老:吕梁山,在今山西省南部。丈人:对老年人的尊称。尚与汨偕出:指吕梁山上的泉水依然和汨罗江的水一同流出。我欲踏惊湍,下穷龈腭石:指我要亲自去观赏这惊涛骇浪的瀑布。龈腭石:形容山中的岩石。属此岁凛慄:指由于天气寒冷,使人感到战栗。安得汝南周,断取白蛟脊:指想要得到汝州(今河南临汝)的周处,来斩断这条白龙的脊梁。龙泉峰:即龙门山。山门夜喧席:指山寺晚上灯火通明,游人满座,热闹非凡。
【赏析】
《闻人播山水》,是一首描写瀑布之作,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瀑布的源远流长,后四句写瀑布之奇观异状。首句“入鸣水洞循源至山上”,点出了瀑布的位置——山腰的鸣水洞里。第二句“崇山蓄灵泉,万古去不息”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水源。三、四句具体写了瀑布的源头——崇山里的泉水,以及它奔流到山下的情形。第五、六句写瀑布的上游,第七、八句写瀑布的下游,最后一句“安得汝南周,断取白蛟脊”更是写出诗人想要斩断瀑布的壮举。整首诗歌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富有动感,把瀑布的雄奇壮丽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