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性虽无着,偏亲奈白头。
直应飞锡到,方是倚门休。
雪里犹思去,花前岂易留。
如何迎侍得,住近免离愁。
【注释】
①禅性:指佛性。着:牵挂。②白头:指白发。③直应:应当,就应如此。飞锡:即“飞锡”,佛教用语,意为行脚僧挂锡杖。④倚门休:指依靠门边休息。⑤雪里犹思去:意谓在大雪中仍然想去远方。⑥花前岂易留:意思是说,花儿前怎么容易留下人。⑦迎侍得,住近免离愁:意谓如果能够迎接侍奉得当,住在附近也就免去离别的忧愁。
【赏析】
此诗是送元上人归宁的赠别之作。首联写送别,颔联写送别的原因,颈联写归宁途中所见所感,尾联写归宁后的喜悦之情。全诗情致缠绵婉曲,语浅而意深,富有真情实感,耐人寻味。
这首诗写与上人的分别。上人名未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者亲戚中的出家为僧的人,也可能是作者的好友或熟人。
首联点明送别的目的和原因,是作者与上人分离的直接原因。“禅性”二字,表明了上人的出家修行之因缘和目的。“虽无着”,“偏亲”,则表明作者对上人的不舍和眷恋之情。“奈”,是无奈的意思。上人的归宁,使两人分离,因此作者心中十分痛苦。
第二联是全诗的重点,写送别时的情景。“直应”二句,说明上人即将离去,因此作者才要为他送行。“飞锡”,是佛教用语,意为行脚僧挂锡杖行走于世间。“方是倚门休”,是说只有靠门休息才能暂时摆脱烦恼,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上人即将离去,因此作者才要为他送行。
第三联写上人归宁途中所见所感。上人在归宁途中,依然想念着作者,因此作者不禁为之动容。“雪里”二句,是说上人在路上依然想着要离开,但是又舍不得离开。“花前”二句,是说作者在看到美丽的花朵时,也忍不住要留住他的身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上人虽然已经归宁,但是作者仍然想让他留下来。
末联写上人的归宁后的喜悦之情。“如何迎侍得”,是说上人的归宁让作者感到非常欣慰和高兴,因此作者才愿意为他提供方便,以便他能更好地生活在那里。“住近免离愁”,是说只要上人能够住在附近,那么作者就可以避免与他分离的痛苦,也可以减少他的思念之心。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上人的归宁让作者感到非常高兴,因此作者才愿意为他提供方便,以便他能更好地生活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