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触山山欲摧,古佛咒水山之隈。
千航万舸𣍿前过,仰视绝顶皆徘徊。
足踏重涛怒汹涌,背负乔岳高崔嵬。
予昔过此下荆渚,班班满面生苍苔。
今来重到非旧观,金翠晃荡祥光开。
萦回一径上崄绝,却立下视惊心骸。
蜀江迤逦渐不见,沫水腾掉震百雷。
山川变化禹力尽,独有道者尝闵哀。
琢山决水通万里,奔走荆蜀如长街。
世人至今不敢嫚,坐上蜕骨冷不埋。
余今劫劫何所往,愧尔前人空自咍。

【注释】

①触山:碰触。②古佛:《楞伽经》载,“南天竺国有一寺名无量寿,有佛号阿弥陀。”阿弥陀是大乘佛教的教主,又称无量光、无量寿佛。《维摩经》说,其寿命为无量劫数,故称“无量寿佛”。③水山之隈:江水的弯曲之处,即江湾。④𣍿(yín):古代一种船形的大舟。⑤绝顶:指山峰的最高处。⑥重涛:巨大的波浪。⑦乔岳:高大的山岳。⑧苍苔:青绿色的苔藓。⑨班班:形容满布的样子。⑩生:长出。⑪迤逦:曲折连绵不断。⑫沫(mò):同“汨”,激流。⑬禹力尽:指大禹治水时耗尽的体力。⑭坐上蜕骨:指座上的骸骨。⑮空自咍(hāi):白白地嘲笑自己,意指自谦自责。⑯劫劫:劫难。⑰何所往:什么地方去。⑱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余情绮靡,岂必穷年;日暮寒潭,见底独游。十九谢朓《宣城郡内登望》:眺听非吾事,聊以申登临。⑳愧尔前人:惭愧于那些先贤。㉑长街:长而宽阔的道路。长街,即长江。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人在诗中描绘了长江险要的地形和气势磅礴的景色,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和豪迈的情怀。全诗意境壮阔,气势恢弘,语言雄浑,格调高昂。

首联写江势之险,山势之高峻。长江浩荡,山峦起伏,相映生辉。

颔联写江水之盛,波涛之汹涌。江面上万舸争流,千帆竞渡,浪花飞溅,惊涛拍岸,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觉。

颈联写山之巍峨,水之奔腾。站在山顶远望,只见江水从高处奔流而下,激起千堆雪般的浪花,使人不禁为之赞叹不已。

尾联写自己的感慨。面对如此壮丽的景色,不禁令人感慨万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谦虚的态度。

整首诗歌情感饱满,意境深远。通过对长江险要地形和气势磅礴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和豪迈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