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掩青春春自饶,未容取次老僧敲。
输他蜂蝶无情物,相逐偷香过柳梢。
注释:家门紧锁,春天自会随意流连,没有机会让老和尚敲门打鼓。
我输给了那些无情的蜜蜂和蝴蝶,它们偷偷地追随花香穿过柳枝。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春光与蜂蝶的亲密关系,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全诗以“门”为线索,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蜂蝶的自由自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像蜂蝶一样,积极进取,不惧风雨,勇往直前。
门掩青春春自饶,未容取次老僧敲。
输他蜂蝶无情物,相逐偷香过柳梢。
注释:家门紧锁,春天自会随意流连,没有机会让老和尚敲门打鼓。
我输给了那些无情的蜜蜂和蝴蝶,它们偷偷地追随花香穿过柳枝。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春光与蜂蝶的亲密关系,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全诗以“门”为线索,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蜂蝶的自由自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像蜂蝶一样,积极进取,不惧风雨,勇往直前。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自为像赞” - 字面意义:为自己画的石麒麟作赞美之词。 - 注释: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为一石麒麟画像,并为此画像写下了赞美之词。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自豪感。 2. “李公天下石麒麟” - 字面意义:李公是著名的收藏家或鉴赏家,他的收藏中有天下无双的石麒麟。 - 注释:这里的李公可能是指一位知名的收藏家,他拥有众多珍贵之物,其中包括这一石麒麟。 -
送刘贡父悴海陵 吾侪客京师,晨夕厌欢聒。 僦舍八九椽,郁溽增烦渴。 有如辙中鱼,噞喁不可活。 百鸟趋高门,䟃𧽼互挥喝。 论辩苦难裁,气焰欻相夺。 所丧或捐躯,所得未易撮。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刘贡父在海陵(今江苏泰州)遭受打击和挫折的同情与安慰。 首联“吾侪客京师,晨夕厌欢聒”,写自己客居京师之苦。 颔联“僦舍八九椽,郁溽增烦渴”,写租住的简陋房屋,潮湿闷热,令人厌烦。 颈联“有如辙中鱼
【诗句解析】 1. 一阵若邪溪上雨,雨过荷花香满路。 - 若邪溪: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的一条小河,因李白曾游历于此而得名。 2. 拖筇(lóng):拖着手杖,筇为竹制的手杖。 3. 寺在白云堆里住:指松山寺坐落在如云朵般的山峰之中。 4. 老僧却笑寻茶具,旋汲寒泉煮玉乳。 - 却笑:反而笑了出来。 - 旋汲:立刻汲水。 5. 睡魔惊散毛骨清,坐看秦峰秋月午。 6. 松杉竹影半窗户:形容松、竹
【注释】 颂古联珠:赞颂古人的诗作,用“联珠”比喻。 尘中:世俗中。 辩主:能辨是非的人。 眼分明:眼睛明亮、清晰。 特地寻方:专程去寻访方法。 点睛:使事物更生动,常用以称赞诗文中的佳句或妙喻。 耆婆:梵语Gupta的音译,意译为“长者”,佛教传说中的印度古代高僧。 暝眩:形容因眼花而看不清楚。 南北绝人行:指南北方,指北方的盲人已失传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赞美一位能辨是非的盲人
【诗句解读】 - 第一句:“长歌” —— 这是诗的标题,表明这是一首抒发情感的长篇诗歌。 - 第二句:“野鸟啼,野鸟啼时时有思” —— 描绘了一幅野外鸟儿啼叫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思念。 - 第三句:“有思春气桃花发,春气桃花发满枝。” —— 春天的气息中,桃花盛开,满枝头的花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情感。 - 第四句:“满枝莺雀相呼唤,莺雀相呼唤岩畔。” —— 在桃花盛开的地方
赵州当日少谦光 ,不出三门见赵王。 争似金山无量相,大千都是一禅床。 注释:赵州的谦光,就是他的谦虚光大,出家修行后,不再出家人的家门,直接去见赵王(赵州刺史)。 赵王是赵州的弟子,所以赵州去见他时,他应该是没有剃度的僧人,所以赵州说“不出三门”,即指不出门见客,也不剃度。赵王对赵州的到来非常高兴,所以当赵州来见他时,他应该也是非常高兴,所以赵州说“争似金山无量相”。
【注释】 紫蟹:螃蟹的颜色。黄柑:橘子。新酒熟:新酿的白酒已经熟透。伊州:唐代教坊曲调名,又名“伊州遍”。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旅途中即景生情之作。前两句写夜行船的所见所闻。诗人乘坐的小舟行驶在江上,夜色朦胧之中,只见岸边停泊着一艘小舟,船上放着几个装满新鲜螃蟹和橘子的篮子。当船靠岸停稳后,船夫便开始唱起《伊州曲》来,声音悠扬婉转,传得老远老远。第三句写船夫的歌声。第四句写诗人的联想。
这首诗是一首戒杀文,其内容如下: 1. 注释: - 鳞甲材毛诸品类:指的是各种动物的鳞片、皮毛。 - 众生与佛心无二:众生与佛心没有区别。 - 只为当时错用心,致使今生头角异:因为当时的误解和错误决定,导致了今生的不同命运。 - 水中游,林里戏,何忍将来充日计:在水中游泳,在树林中嬉戏,怎能忍心把它们当做食物来使用? - 磨刀着火或研齑,口不能言眼还觑:用磨刀石磨快刀子,用火烤东西
其四 藕断丝难续, 鹭鸶飞不回。 人去情难了, 心伤泪满腮。 注释: 1. 藕断丝难续:比喻感情已经破裂,无法修复。 2. 鹭鸶飞不回:比喻离去的人无法回到原地。 3. 人去情难了:形容情感上的痛苦,难以解脱。 4. 心伤泪满腮:形容内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泪水盈满了脸颊。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感受。首句“藕断丝难续”以藕断喻情断,形象地展现了爱情或友情的破裂
沂山龙祠祈雨有应 南山高峻嶒,北山亦崷崒,坐看两山云出没。 译文:南山高耸入云,北山陡峭险峻,我们坐在山脚下看着两座山峰的云雾缭绕。 注释:南山(指南边的山)高峻嶒,崷崒(jīn zhú),指北面的山,崷崒,陡峭。 行如驱,归若呼,始觉山中有灵物。 郁郁其焚兰,覃覃其击鼓,祝屡云云巫屡舞。 我民无罪神所怜,一夜雷风三尺雨。 岭木兮苍苍,溪泉兮央央,决云散诸峰互明灭。 东阡西陌农事忙
注释:端午节的帖子上写有艾叶,表示成人后;榴花结子初,指端午节时榴花开了。江心新得镜子,龙瑞护仙居。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习俗和氛围。首句“艾叶成人后”寓意着人们经过一年的辛劳,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成长和成熟。第二句“榴花结子初”则描绘了端午节时节榴花盛开的景象。第三句“江心新得镜子”,指的是人们在端午节期间会制作或购买新的镜子,用以驱邪避灾、保佑平安
和赐后苑金橘 苑臣初摘置雕盘,口敕宣恩赐近官。 气味岂同淮枳变,皮肤不作楚梅酸。 参差翠叶藏珠琲,错落黄金铸弹丸。 安得一株擎雨露,画图传与世人看。 注释: 1. 苑臣初摘置雕盘,口敕宣恩赐近官:园中的橘子刚摘下来,放在雕花的盘子里,皇帝就下旨把这份恩惠赐给身边的大臣们。 2. 气味岂同淮枳变,皮肤不作楚梅酸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的理解与鉴赏。 这是一首酬答诗,是作者在一次酒席上与友人苏子由的酬赠之作。全篇写景抒情,以物喻人,托物言志。首联“匕饭盘蔬强少留,相逢何物可消忧”,意思是说饭菜虽然简单,却要留下一点,来消除朋友的忧愁。诗人以“何物”为问,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关心。颔联“缘君未得酒中趣,与我漫为方外游”意思是说,你还没有领略到喝酒的乐趣,我就跟你一起到山野里逍遥吧
【注释】: ①“题茶诗”:指《题卢仝茶山》一诗。这首诗以茶为媒,借茶来表现自己的志趣和情怀。②苏东坡(1037年-1101年):宋代文学家、书画家。他与黄庭坚、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③平分:这里比喻将茶汤分成等份儿。④点茶:宋代的一种烹茶方法。⑤吃茶人:品茶的人。⑥遇客:指客人到访。 【赏析】: 这是一首茶诗,作者通过茶来表达自己的志趣和情怀。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自己如何采茶和制茶
注释: 1. 打睡禅和万万千,梦中趋利走如烟:在梦中追求名利像烟雾一样飘散。 2. 劝君打快修禅定,老境如蚕已再眠:劝你赶快修炼禅定,人老了如同养蚕,又回到睡眠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人生无常,劝人修行的诗歌。诗人以梦境为载体,通过描述人们在梦中追逐名利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于名利的执着追求。而诗中的“劝君打快修禅定”,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观点,即人生短暂,应当珍惜当下,及时修行
焦山三诏洞 畴昔先生此掩关,紫泥三到石房间。 若教便逐蒲轮起,安得清风镇海山。 注释: ①畴昔先生:过去的人,指李白。 ②紫泥:皇帝的信函。 ③三到:多次到来。 ④石房:即石屋,李白在金陵(今南京)时所居的草堂名“青莲居”,亦称“东篱”。 ⑤蒲轮:古代帝王乘坐的车子,以蒲草为轮。 赏析: 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与朋友交往的密切关系,以及自己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