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舍傍修岭,道心随眼明。
山遗僧偃迹,水作剡溪声。
无雨竹亦润,有风松更清。
上方真可住,不用触归情。

【注释】

精舍:僧寺。

道心随眼明:道家的道心是清净无为,随顺自然,故说“道心”。

山:指山寺。

遗迹:指僧人所遗留下的足迹。

作:起。

上方:指寺院的高处,即寺塔。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壁诗。作者在寺院壁上题写自己观景的感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平仄相间,音律和谐。

首联“精舍傍修岭,道心随眼明”,描写了一座寺院傍着高山,道士的心随着眼睛而明亮起来。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壮阔和自己的心境的开阔。

颔联“山遗僧偃迹,水作剡溪声”,描写了山中的寺庙已经没有了僧侣的踪迹,清澈的水声响彻整个山谷。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登山途中所见到的景象。

颈联“无雨竹亦润,有风松更清”,描写了即使在没有下雨的情况下,竹子也变得湿润了;而在有风的时候,松树则更加清新了。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登山途中所听到的自然的声音。

尾联“上方真可住,不用触归情”,意思是说:这里真是可以居住的地方,不需要触动回家的心情。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这里得到了心灵的宁静和安宁,因此不需要回到家乡去。

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山水风光和宁静的寺庙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认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