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丛边碧玉流,见花无复为花羞。
春风细雨溪山路,洗尽去年今日愁。

【注释】

次韵王性之梅花 其一:次,重复。王性之,即王安国(1024-1076),北宋文学家。字季真。苏轼的好友。

白玉丛边碧玉流,见花无复为花羞。

碧玉:碧绿色的玉石。碧色与白色相似,但比白更为鲜艳。

白玉丛边碧玉流,见花无复为花羞。

碧玉:碧绿色的玉石。碧色与白色相似,但比白更为鲜艳。

春风细雨溪山路,洗尽去年今日愁。

溪山:指山涧流水和山间清泉。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为友人王安国之《梅花》而作的和诗,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首句“白玉丛边碧玉流”,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梅花比喻为白玉、碧玉,形象地描绘出梅花的洁白如玉。同时,又以碧玉比作春天的阳光,使画面更加生动。

第二句“见花无复为花羞”,运用了反衬的修辞手法。诗人看到自己曾经为之脸红的花朵,现在却不再感到羞愧,反而感到高兴,因为梅花已经绽放,可以让人们欣赏了。这种情感的转变,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和乐观。

第三句“春风细雨溪山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春风如同一个温柔的女子,轻轻吹拂着溪山;细雨如同一个调皮的孩子,打湿了山间的小路。这样的描写,使画面更加生动。

尾句“洗尽去年今日愁”则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诗人将自己去年的忧愁与今年的欢乐进行对比,发现去年的忧愁已经被洗去了,只剩下现在的欢乐。这种对比的描写,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