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尹,原名饶相,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12,卒于公元1591
饶相,字志尹,号三溪。
大埔人。
明世宗嘉靖十四年(一五三五)进士,授中书舍人。
晋户部员外郎,监山东、河南漕运。
二十二年,以诖误谪无为州判官,署州事。
二十四年调任兖州判官,迁淮阳郡丞。
二十八年,擢南昌知府。
三十二年,升饶州兵备、江西按察副使。
寻乞归养,家居三十馀年,卒。
著有《三溪先生文集》。
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生卒年:1512-1591
志尹,原名饶相,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12,卒于公元1591
饶相,字志尹,号三溪。
大埔人。
明世宗嘉靖十四年(一五三五)进士,授中书舍人。
晋户部员外郎,监山东、河南漕运。
二十二年,以诖误谪无为州判官,署州事。
二十四年调任兖州判官,迁淮阳郡丞。
二十八年,擢南昌知府。
三十二年,升饶州兵备、江西按察副使。
寻乞归养,家居三十馀年,卒。
著有《三溪先生文集》。
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生卒年:1512-1591
绝壁悬崖路不平,双旌缥缈雾中行。 恩临远地嗟岖险,威被遐方喜肃清。 雨浥烟花多艳郁,天连云树少晴明。 良宵展读溪亭赋,照夜隋珠映彩灯。 【注释】: 绝壁:陡峭的山崖;悬崖:陡立的山峰;双旌:古代官吏出行时所持的指挥用的旗子;缥缈:形容轻烟笼罩的样子。 纡(yū)回:回旋曲折;纡曲:曲折。 纡(yū)回(huán huí):弯曲、回转,形容道路曲折盘旋。 逶迤:延伸的样子;逶(wēi)迤(yī)
【注释】 1. 过湖寮访窗兄:到湖寮看望窗兄。 2. 吴潜(1127—1210),字叔子,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初年著名的词人。 3. 渠伯轩:即吴潜的弟弟吴伯轩。 4. 二昆仲:这里指吴潜的兄弟。 5. 缔旧好:结下深厚的友谊。 6. 登堂:指进入家门,这里代指进入仕途。 7. 讶:惊讶。 8. 相看:相互看着。 9. 篝灯:点燃灯光。 10. 尊酒:敬酒。 11. 雷陈传
潞河途中感怀 策骑出尘寰,飞花点醉颜。十年成幻梦,一夕落清班。□海风涛险,仙山日月间。何当拂衣去,高卧白云间。 注释: 1. 策骑出尘寰:策马离开尘世。尘寰,尘世。 2. 飞花点醉颜:花瓣随风飘落,落在脸上,如同花朵一样美丽。醉颜,形容人因醉酒而面颊红润的样子。 3. 十年成幻梦:过去十年的时光仿佛是一场梦幻。 4. 一夕落清班:一夜之间从官场上跌落,失去了官职。清班,古代官员的行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九日宴杜氏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客里逢佳节,登高集野亭。 注释:在客居之地遇到了这个美好的节日,于是登上高处,聚集在野外的亭子上。 译文:我在异地遇到了这个美好的节日,于是登上高处,聚集在野外的亭子里。 2. 帽欹须用□,杯倒不教停。 注释:帽子歪斜了,需要用手支撑,酒杯倒下了也不停止。 译文:帽子歪斜了,需要用手支撑;酒杯倒下了也不停止。 3.
【注释】 嵯峨(cuo é):山势陡峭。古庙:指关帝庙。碧山巅:指山顶是绿色的,因为山高风大,草木皆被吹得枯黄。香火:指祭祀用的烟火。由来:从来,历来。忠烈:忠诚和勇敢。本:本来。存:保留。兴汉志:复兴汉朝的壮志。艰危:处境艰难危急。肯:岂肯。负托孤:辜负了曹操对曹丕的托孤重任。威清:威震清平。南服:南方的属地。夷方:远方。中原:指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这里泛指祖国。敌国:敌对的国家。独有:只有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眷恋之情。首联点出送别的地点是真州;颔联写景,“江山”暗指友人,而“摩诘”“少陵”则借指王维、杜甫等著名诗人的画与诗;颈联写两人友情深厚,结为知己;尾联写秋日送别时,秋风落叶,依依惜别之情。 【答案】 译文: 在真州城外迎接你,城西为我们设宴送别。 你的江山如王维的山水画,你的诗篇如杜甫的名句。 从此我们结为知友,终期金石之坚。 秋风拂面杨柳飘零
赠贾直峰先生解职归 四载濡须郡,三秋冀北行。 风尘长作客,冰蘖不求名。 去后思何武,归来学邵平。 江村沙竹里,应订白鸥盟。 【注释】: 1. 四载:四年时间。 2. 三秋:三个秋天。指三年。 3. 风尘:指战乱。 4. 冰蘖:指不慕名利。 5. 何武、邵平:均为汉代隐士。 6. 江村沙竹里:指隐居之地。沙竹,竹林。 7. 白鸥盟:指结为知己。 【赏析】: 此诗是诗人写给贾直峰的一首诗
【注释】 1.甲辰岁:指天启三年。仲冬:农历十一月,即冬季。 2.高井驿:驿站名。在今陕西高陵县西北。 3.奎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文明:光明,明亮。 4.剑气:宝剑的光芒,比喻锐气或锋芒。 5.何日梦生花:什么时候能够如愿以偿呢?生花,比喻有奇遇,实现美好愿望。 6.九天、下国:指天和地。九天雨露恩如许,指上天给予的恩惠如此之多;下国云烟路独赊,指地上的路遥且长。 7.勋业:功勋和功绩。
秋日同诸寅丈次韵中秋夜月 秋波浸月海天摇,落叶翻空逐舞飙。 幽兴独凭诗可遣,闲愁惟有酒能消。 欲攀玉宇忧寒迫,拟向蓬莱怯路遥。 南北关情暂排遣,嫦娥莫惜举杯邀。 注释: 1. 秋波浸月:秋天的月光映照在水面上,像水波一样荡漾。 2. 海天摇:海与天的交接处,泛指广阔无边的天地之间。 3. 落叶翻空:落叶在风中飞舞旋转,仿佛在空中翻腾。 4. 幽兴:深远而高雅的兴趣或情怀。 5. 诗可遣
捧诏书出长安门 紫凤衔书降九天,禁城花木发春妍。 丹墀百职翔云下,青琐孤臣去日边。 鸿绩已镌清庙鼎,龙文光映彩霞笺。 遭逢愧玷丝纶地,重作皇华应宿缠。 注释:捧着诏书走出长安城门。紫凤凰嘴里衔着诏书从天空飞落,降临到九天之上,皇宫里的花草树木也开始吐露春色,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台阶上的百官在云端飞翔,我(作为孤身一人的朝中大臣)离开朝廷前往边疆。我的功绩已经被铭刻在国家祭祀时使用的鼎上
顾潜(1471—1534)字孔昭,号桴斋,晚号西岩,是明代苏州府昆山人。他是明朝中期的官员和诗人,以其诗文平正朴实而著称。 顾潜于弘治九年考中进士,随后进入翰林院深造,后被选为庶吉士并授山西道监察御史。然而,他与尚书刘宇之间存在矛盾,最终出京担任马湖知府,但因不满未任而归。顾潜的文学作品风格质朴无华,不事雕琢,其诗作多反映了他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他的《静观堂集》集中收录了他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