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狗子无佛性,七佛如来合掌听。
须弥岋崿舞三台,海水腾波行正令。

注释:

狗子无佛性,赵州和尚说没有佛性。

七佛如来合掌听,七佛像都合掌倾听。

须弥岋崿舞三台,须弥山、娄罗峰、三台山都在舞蹈。

海水腾波行正令,大海的波浪翻滚着执行命令。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创作的一首颂古诗。全诗以“颂”为题,颂扬了佛教中的诸多经典教义和修行者的智慧。在诗中,作者通过对赵州和尚的言论和佛教经典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和支持。

诗的第一句“狗子无佛性”是直接引用了赵州和尚的言论。在这里,“狗子”是佛教术语,指的是无知无识的人,而“无佛性”则是说这种人并没有佛性,也就是不具备修行成佛的可能性。这是对佛法的另一种解释,即佛法并不是为了教化那些有佛性的人,而是普渡众生,让所有人都能觉悟。

第二句“七佛如来合掌听”是对佛教中七尊佛的描述。这里的“合掌”是一种表示恭敬的姿势,意味着这些佛陀们都在虔诚地听取佛法的教诲。这反映了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式,就是通过恭敬和倾听来领悟佛法的真谛。

第三句“须弥岋崿舞三台”是对佛教圣地的描述。须弥山是印度的一座大山,而岋峰则是这座山的一个高峰。这里用“岋崿”来形容山峰的险峻和壮丽,而“舞三台”则是指这座山峰在佛法中的象征意义。这里的“舞”字形象地描述了山峰在佛法中的作用,就像是一位舞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一样。

第四句“海水腾波行正令”则是对佛法中海洋意象的运用。这里的“海水腾波”形容的是大海的浩渺和波澜壮阔,而“行正令”则是说大海在佛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代表着一种规律和秩序。这里的“正令”可以理解为佛法的教导和引导,它们像海浪一样不断地推动着众生走向解脱之路。

整首诗通过颂扬佛法中的众多经典教义和修行者的智慧,展现了佛教的魅力和影响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支持和信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