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洁天心月,朦胧遍九垓。
三秋黄叶落,二月牡丹开。
每睹南来雁,常询北方五台。
均提童子报,拾得在天台。

{“皎洁天心月,朦胧遍九垓”:这句诗描绘了天空中皎洁的月亮和其模糊的景象,象征着高洁的品质。”三秋黄叶落,二月牡丹开”:这句诗以自然景物的变化,寓意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每睹南来雁,常询北方五台”:通过观察南来的大雁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询问。”均提童子报,拾得在天台”: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找真理的愿望。”无缝塔”:是这首诗的核心意象,象征着无瑕的佛性。

诗句中的“皎洁天心月,朦胧遍九垓”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空,月亮的皎洁与朦胧的光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这两句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美感,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义。月亮作为自然界的象征,其皎洁代表着高洁的品质,而朦胧则可能暗示着内心的迷茫或对某种状态的向往。同时,“三秋黄叶落,二月牡丹开”则通过季节变换来比喻人生的起伏和变迁。秋天的落叶象征着生命的结束和消逝,而春天的盛开则预示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规律,也反映了人生经历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每睹南来雁,常询北方五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南来的大雁成为了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它们在天空中飞翔,带着诗人的关切和问候飞向北方。这里的“常询”不仅仅是对地理位置的询问,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和期望。通过对大雁的观察,诗人希望能够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期待着与亲人的重逢。

“均提童子报,拾得在天台”这两句诗则揭示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寻求真理的渴望。通过“均提童子报”这一形象,诗人似乎在传达一种童真未泯的态度,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渴望。而“拾得在天台”则可能意味着诗人对于某种超凡境界的追求,如同古代神话中的仙人一般,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无缝塔”这一意象在这首诗中占据了核心位置。它不仅是诗歌的主题,更是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一种描述。所谓“无缝”,意味着没有明显的分界、棱角或是瑕疵,象征着完美无缺的境界。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传达出一种对于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超然物外的向往。这种理想境界不仅是对现实的超越,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次探索和提升。

《颂古六首》的第六首“无缝塔”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季节变换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些诗句的解读,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深度,还能够从中汲取到对于生活和自我认知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