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观世音,说出种种法。
众生业海深,所以难救拔。
往往沉没者,声声怨菩萨。
注释:
偈四首 其四
南无观世音,说出种种法。
众生业海深,所以难救拔。
往往沉没者,声声怨菩萨。
译文:
南无观世音,说出种种法。
众生业海深,所以难救拔。
往往沉没者,声声怨菩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文,歌颂的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
第一句“南无观世音”,是佛教中的一种称呼,意为“皈依、归顺观音菩萨”。这里的“南无”是一个敬语,表示对观音菩萨的尊敬和虔诚。观音菩萨在佛教中是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化身,因此被称为“大慈大悲”。
第二句“说出种种法”,是说观音菩萨通过自己的言行教导世人修行佛法,让人们了解到佛法的真谛。这里的“种种法”可以理解为各种佛法的智慧和教诲,也包括了观音菩萨的各种善举和行为。
第三句“众生业海深”,是说众生的烦恼和业障如同大海一般深邃。这里的“众生”指的是世间所有的生灵,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而“业海深”则形象地比喻了众生内心的烦恼和业障之重,难以摆脱。
第四句“所以难救拔”,是说由于众生内心的业障太重,观音菩萨无法轻易地帮助他们解脱痛苦。这里的“救拔”是指帮助众生脱离苦海,达到涅槃的状态。而观音菩萨之所以难以做到,是因为众生的业障太深,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修行才能化解。
最后一句“往往沉没者,声声怨菩萨”,是说那些常常沉溺于世俗欲望的人,总是抱怨菩萨对他们的帮助太少。这里的“沉没者”指的是那些迷失自我、沉溺于物质享受的人,他们往往被外界诱惑所迷惑,忘记了内心的清净和善良。而这些人之所以抱怨菩萨,是因为他们对佛法的理解不够深入,没有真正体会到佛教的精神内涵。
这首诗通过对观音菩萨的描述和颂扬,表达了人们对佛教的信仰和对佛法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他们对于解脱痛苦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