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闲身包万有,不能自把著针缝。
众缘聚衲须微细,妙相庄严一大通。
下下针锋无不实,条条线贯不空空。
连天铺地山和水,一合圆成始脱笼。
更有一般奇特处,岩前枯木笑春风。
【注释】
衲衣示众:指和尚穿衲衣,给群众做衣服。衲衣,僧衣。
包万有:包容一切。
著针缝:缝补衣服。著,穿。
微细:细微。
妙相庄严一大通:形容衲衣精美细致,无懈可击。妙相,佛性或本性。大通,广大无边。
下下针锋无不实:指针脚细密,针针都扎得实。
条条线贯不空空:比喻衲衣的线条纵横交错,没有一点空隙。
山和水:指山水画。
脱笼:比喻脱离束缚。
奇特处:指枯木逢春。岩前:山崖前的树木。
【译文】
闲身一衲衣,包容一切事物。不能自己缝补衣服,须得众人帮忙。衲衣针脚细密,针针扎得实在;线条交织,一丝不苟。连天铺地的山河大地,一衲一合,脱离了束缚。更有一般奇特之处,岩石前枯死的树木,迎春风而笑。
【赏析】
本诗是一首赞美衲衣之美的绝句。诗人通过对衲衣的精细与妙相的描述,表达了对衲衣工艺高超、精美细致的赞赏之情。同时,诗中还蕴含着一种禅意,即衲衣如同佛性一样,包罗万象,精妙无比,能够使人从中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平和。此外,诗中还有对自然界的描绘,如山脉、河流等,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值得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