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起枯髅撞眼睛,烧香设拜甚精勤。
一盲引众谁人会,赚误世间多少人。

【注释】

学无:指佛教的“四圣谛”学说。颂,诗歌。一十五首,指《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一首。其内容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戴起枯髅(lóu)撞眼睛:用死人的枯骨头去撞人的眼睛,表示对死者的崇敬。烧香设拜甚精勤:烧香磕头非常恭敬虔诚。盲引众谁人会:盲人领着众人,谁能够领会他的意思呢?赚误世间多少人:欺骗迷惑了世上很多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的弟子法海所作的一首颂诗。惠能在五祖弘忍门下修行三年,得传授衣钵后,在黄梅东禅寺说法,时年四十四岁。他在传教过程中,曾作过许多颂佛、颂道的诗文以广宣传教义。此诗即其中之一。

诗的前两句写惠能为五祖弘忍门徒,在黄梅东山寺弘法讲道。当时,有位名叫慧忠的人,为了请慧能到他的寺院去讲道,特地制作了一具枯骨,作为象征物,并亲自陪同前往,以示敬仰。但惠能并不为所动。慧忠见状十分惊讶地问:“你既然这么有学问,为什么还要用这种手段呢?”惠能回答他说:“我并没有学过‘四圣谛’,只不过是在黄梅东山寺中偶然听到一些关于佛理的说法,就自以为懂得了佛法。其实,这些道理并不是人人都能够理解的。如果硬要我去宣讲佛法,那么,即使是一个瞎子,也一定能够带领众人领悟佛法的奥妙。现在你却要我用这种方法来骗取世人的心窍,真是让人难以忍受啊!”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惠能的为人和他对佛法的真知灼见。他虽然是一个出家人,但他并不把佛法看成是一种神秘的东西,而是把它当作是一种平常的知识来看待。他认为真正的佛理并不是高深莫测的,而是可以与普通百姓沟通的。他主张“不立文字”,强调“直指人心,顿悟成佛”,认为只要真正理解了佛法的本质,就能够达到觉悟的境地。这种见解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惠能的这种思想,对于后来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禅宗的许多祖师都是从他那里开始发展起来的。他们不仅继承了惠能的思想,而且还进一步加以发扬光大,使得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

这首诗是一篇很有价值的佛教文献。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惠能生平的资料,还为我们揭示了佛教禅宗的一些基本原理。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