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空劫勿能收,非相非名触处周。
罔象无心珠自现,何劳汩没外驰求。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需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分析的关键词,如“玄”、“勿能收”、“非相非名”等;然后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这通常可以从诗中某个词或句子表现出的情感判断;接着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比如拟人、衬托、用典等,最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迢迢空劫勿能收”,遥想那遥远的空劫,不能收回;“触处周”,到处都有。

“罔象无心珠自现”,罔象无心,珠子自然显现;“何劳汩没外驰求”,哪里需要苦苦追求呢?

此诗写佛家之“无为”。佛教讲“无为”,就是不要人为地干预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诗人借用佛教思想,以否定的态度来对待世俗之事。

译文:遥远空荡的宇宙,不可能被收回,到处都有虚幻的存在,不必为它奔波。

赏析:

首联“迢迢空劫勿能收”,遥想那遥远的空劫,不能收回,是说世间的一切皆在轮回之中,无法摆脱。“触处周”,到处都有。“罔象无心珠自现”,罔象无心,珠子自然显现,是说万事万物皆有其因缘,一切皆在轮回之中。“何劳汩没外驰求”,哪里需要苦苦追求呢?是说万事万物皆有其因缘,我们无需刻意为之。

颔联“非相非名触处周”,非相,即不执着于相,名,即不执着于名,触处,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罔象无心珠自现”,罔象无心,珠子自然显现,是说万事万物皆有其因缘,一切皆在轮回之中。

末联“何劳汩没外驰求”,哪里需要苦苦追求呢?是告诫世人不必为世俗之事奔波,要超脱于世俗之外,随遇而安。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对世事的淡然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