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使八千五百岁,绍椿松鹤未为奇。
不若绍明光不变,此中实应出家时。
念道何忧衣食事,千光影里听莺啼。
闻声一啭浑消息,满目莲花不见枝。
【注释】绍椿:指松树,松鹤:松树与鹤,都是长寿的象征。八千五百岁:传说中松树的寿命,此指松树能长八百多年而不死。“不若”二句:意谓松树虽寿八千有余,但光秃秃的树干和枝条,并不能给人带来多少欢乐,不如松柏常青,生机勃勃,更值得珍惜。“念道”四句:意谓修道的人,只要心无杂念,专心致志,就不怕生活上的贫困、困苦,可以像鸟雀一样在清幽的环境中高歌远飞。“闻声一啭”四句:意谓听到鸟儿清脆悦耳的啼鸣,就知道天气晴朗;看到它满目都是莲花,就明白自己已经脱俗出家了。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松树象征高洁的品格。开头两句说,假设这株松树活到八千多岁的时候,它那苍老的枝干仍然挺拔向上,那苍翠的叶子依旧繁茂,那么,人们就会认为它是一棵稀世之宝了。后四句是说,松柏虽然四季常青,但是,它们没有枝叶可以供人攀折玩赏;小鸟虽然能够高歌远飞,但是,它们也没有巢穴可以让人居住。只有那些修道者,他们心无杂念,专心致志地修炼,即使生活清苦,也甘于淡泊,过着清静的生活。这样,他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才能得到精神上的解脱。这首诗通过咏物寄寓了作者对修道者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