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真如是,无□不心地。
触目应菩提,名标法身义。

这首诗是佛教中的颂文,它赞美了金刚般若波罗蜜多法门的无尽境界。

我们来逐句释义:

  1. 如是真如是:这是对金刚般若波罗蜜多法门的一种赞誉,表示这种法门真实、无瑕。
  2. 无□不心地:这里的“□”是一个省略号,表示没有其他的事物或境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是什么事物或境界,都源于我们的心地。
  3. 触目应菩提:意思是当我们看到任何事物时,都应该想到修行的目标,即菩提。
  4. 名标法身义:这里的“法身”是指佛法的化身,即佛陀的形象和精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金刚般若波罗蜜多法门的名称就是“法身”,它代表了佛法的核心和精髓。

下面是这首颂文的译文:

如是真正是,无□不心地。
无论看什么,都要想到修行,那就是法身的意义。

作者通过赞美金刚般若波罗蜜多法门的无尽境界,表达了他对修行的坚定信念和追求。他认为,无论是什么事物或境界,都源于我们的心地,而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颗清净的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佛法。同时,他强调了修行的目标就是达到法身的境界,这是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境界,也是我们修行的最终目标。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佛法深刻的理解,以及对修行的坚定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