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现重伸请,妙悟心清醒。
实扣此经名,岂欲谈虚境。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要抓住关键句和关键词,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金刚随机无尽颂”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的一部分,“如法受持分第十三”是该经中的一段,“善现重伸请”是指“善现”,即须利提,梵语silaputra,意为“勤求”。他向佛请教关于般若波罗蜜多的问题。“妙悟心清醒”是指“妙悟”即指般若波罗蜜多。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妙悟”,只是因迷而未能证悟。“实扣此经名”指“此经”即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般若宗的根本经典,“岂欲谈虚境”是说佛教所讲的空并非是虚无的境界,而是要通过般若智慧来破除生死轮回的烦恼。所以本诗的翻译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受持部分,第十三节中,须利提(善现)请求讲深奥的道理,妙悟之心变得清晰明亮。这是真实地扣住了这部经的标题,难道想要谈论那些虚无的境界吗?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要结合诗歌中的关键词分析。“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一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一句,“金刚”、“随机”、“无尽”都是佛教用语。其中,“金刚”指的是般若波罗蜜多,“随机”指随缘,“无尽”指无际,无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般若波罗蜜多是无际无边的,它就像金刚一样坚固,随时随缘而变化。在佛教中,般若波罗蜜多被喻为“船筏”,是渡海的交通工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般若波罗蜜多是无边无际的,它像船一样的坚固,随时随缘而变化,可以到达任何地方。
这首诗表达了佛教对于般若波罗蜜多的赞美之情。作者通过对般若波罗蜜多的描述,展现了佛教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态度。他认为般若波罗蜜多是无边无际的,它能够随缘而变化,不受任何限制。这种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态度,体现了佛教对于世界的独特见解。
【答案】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一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①善现重伸请;善现(须利提),梵语Silaputra,意为“勤求”。②妙悟心清醒;③实扣此经名;④岂欲谈虚境;⑤岂欲谈虚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