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真般若,默契非谈写。
教外别传人,世间希得者。

【注】:

1、金刚:佛经中的一类经典,以“金刚”比喻其内容坚不可摧、无坚不成。

2、随机无尽颂:指《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等部分。

3、如法受持分第十三:指《金刚经》中“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等内容。

4、般若:《金刚经》的篇名,意为智慧之语。《金刚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全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5、默契:心与心的相通,心意的交流。

6、谈写:言说,表达。

7、教外别传人:在佛教教义之外另有其他传授方式或方法的人。

8、世间希得者:在世俗生活中难得一见的人物。

9、赏析:

这首诗是对《金刚经》中某一部分的解读和阐述,旨在强调佛法的智慧和修行的重要性。诗中首先引用了《金刚经》中的某些经典语句,然后对其进行解释和分析。通过对这些经典的解读,诗人希望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真知灼见的精神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法修行的坚定信仰和追求。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三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 “金刚随机无尽颂”指的是《金刚经》中的一部分,它描述了佛法无边无际、永恒不变的真理,以及如何通过实践来达到解脱的境界。
  1. “如法受持”指的是按照佛法的原则和方法来接受和理解佛法。这里的“法”指的是佛法,即佛教的基本教义和修行方法。
  2. “分”在这里指的是《金刚经》的某个章节或者部分。这里的“第十三”可能是指该部分在整部《金刚经》中的顺序或者位置。
  3. 这首诗主要讨论的是《金刚经》中的“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等内容。这里提到的“偈”,是佛教中的一种诗歌形式,通常用于表达佛陀的教诲和教导。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金刚经》中某部分的诠释,传达了一种追求真理、修行佛法的精神追求。诗中的“如法受持”和“偈”,都是佛教中常用的词汇和概念,分别代表了佛教的教义和诗歌表达方式。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佛教经典中的句子进行诠释和分析,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法修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