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剖尘中卷,三千及大千。
□□□□□,鼓众看喧天。

【注释】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五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金刚,佛教语。指坚固不坏的金身、坚不可摧的佛心。随机,随缘。无尽颂,无尽的颂赞。如法受持分:是说依照佛法而修习,得到解脱之道。

既剖尘中卷,三千及大千:既然能够从世俗纷扰中解脱出来,就能达到三千世界和大千世界的境界。

□□□□□:□代表空白。此句意为:要像虚空一样无所执着才能到达无边无际的境界。

鼓众看喧天:使众人看到你那如雷的禅定境界,使他们对你产生敬仰之心。喧天:形容声音巨大,好像天空都被振动了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高僧惠能所作的“如来禅”诗之一。惠能是禅宗六祖,他主张“见性成佛”,强调“即心即佛”“顿悟”等思想,他的禅学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这首《金刚随机无尽颂》是一首颂文,它赞美修行者的禅定境界之高深。

首句“既剖尘中卷”,说明修行者在世俗纷扰的环境中修炼,最终获得了自由自在的境界。这里的“剖”字有两层含义:一是剖开尘世的纷扰,二是剖开自己的内心,使自己达到无我无物的境界。第二句“三千及大千”,是说修行者已经超越了三千大千世界的层次,达到了更高的境界。这里的“三千大千世界”指的是佛教中的十方世界,包括东方世界、南西世界、北方世界、西方世界、东南世界、西北世界、东北世界、西南世界、上南方世界、下南方世界。修行者通过不断修炼,最终可以超越这些层次,进入更加高远的境界。

第三句“□□□□□”,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修行者的心境。修行者的内心就像一片虚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附着在上面。这种心境是修行者达到一定境界后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它代表着一种无我无物的禅定境界。第四句“鼓众看暄天”,意味着修行者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力量,能够让众人看到他那如雷的禅定境界,使他们对他产生敬仰之心。这里的“喧天”形容声音巨大,好像天空都被振动了一样,进一步突出了修行者禅定境界的强大。

这首诗通过对修行者禅定境界的描绘,表达了修行者追求解脱、超越尘世纷扰的精神风貌。同时,它也体现了禅宗思想中的一种独特魅力,即通过修行者的内心修炼来实现对世俗纷扰的超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