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知先世业,沦苦于尘劫。
今日受持经,我相渐休歇。
【注释】
金刚:梵语Kāla,意为“空”。随机无尽颂:梵语Sūtta-pada,意为“经文”。第:第一。十六:指《金刚经》的第十六品。业障:梵语Karma, 即因缘业果。我相:佛教用语,指一切众生的自性本有之相。渐休歇:逐渐消失之意。
【赏析】
这首颂诗是佛家对因果报应学说的说明。佛家认为,一切众生都由过去世的行为所决定,今生所受的一切福、祸都是由于前世的善恶行为所造成的。此诗就是以因果报应来劝人行善积德。
首二句说:“信知先世业,沦苦于尘劫。”意思是说,人们应该明白前世所造下的恶业,将会给本人带来痛苦与灾难。因为一切众生都是由因(前生)和果(现世)两个因素所决定的。如果一个人今生造了罪业,则今生就会遭受苦难,这种苦难将一直延续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因此,我们应该珍惜今生的光阴,努力修行,以求得解脱。
后二句说:“今日受持经,我相渐休歇。”意思是说,现在你既然已经受了持经的教诲,那么你的“我相”(自我中心的观念)就应该逐渐消失了。“我相”是指个人的欲望、私心等种种执着。在修行的道路上,只有放下自我中心,才能达到解脱的境界。
整首诗以因果报应为主旨,强调了人生的一切遭遇都是由于过去的因缘所造成的。而要摆脱苦难和烦恼,就必须通过修习佛法,以实现内心的觉醒和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