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言佛有说,执指为真月。
月指两俱迷,昧修多罗□。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金刚随机无尽颂中之真谛探索
- 原文阅读
- 译文对照
- 注释详解
- 诗歌赏析
- 创作背景与影响
一、原文阅读
《金刚随机无尽颂·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是释印肃的作品,本页面提供该诗的原文翻译和赏析。释印肃为唐代高僧,他的诗歌多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修行者的内心体验。在这首诗中,诗人探讨了“言说”与“真实”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二、译文对照
- 若言佛有说:如果有人说佛陀有说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说法呢?
- 执指为真月:如果执着于手指当作月亮(比喻真理),那么如何理解真正的月呢?
- 月指两俱迷:手指和月亮都被误解了,表明人们往往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走入困境。
- 昧修多罗□:由于愚昧和执着,修行的道路变得模糊不清。
三、注释详解
非说所说:这里指的是不依赖言语来表达或理解某种事物。强调了直接体验和内在感知的重要性。
分第二十一:这可能是作品的一部分编号,用于标识特定的章节。
真闻信不猜:真听闻道而不随意猜测,意味着在听到某些教诲时保持开放和谦逊的态度。
无去亦无来: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形容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状态。
声闻无见解:声闻(指早期佛教徒)没有深入的见解,他们的知识停留在表面。
贝叶非文字:贝叶不是文字,而是通过决断和选择来理解世间事务。
四、诗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探讨了真理的本质和人类对于真理的追寻方式。诗人通过“执指为真月”的比喻,批评了那些仅仅依靠外在标志而忽视了更深层真理的行为。诗中的“真闻信不猜,无去亦无来”,反映了一种超越传统思维模式,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最后,“贝叶非文字,决择世间事”,则强调了个人决断和选择在理解世界过程中的重要性。
五、创作背景与影响
释印肃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和宗教辩论的时代,他的诗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哲学思考,也反映了当时佛教内部关于教义和实践的广泛讨论。这首诗因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激励着无数寻求真理和内心平静的人们,成为研究佛教哲学和禅宗思想不可或缺的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