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如皆合道,休向外边讨。
大地作纤尘,万里无茎草。

【注释】

金刚,佛家语,指坚固不坏之体,喻指佛法。无尽颂,即无量颂。其三,是《无尽灯颂》中的第三篇。应化,指佛在世间现身教化。非真分,即非真实分际。第三十二,是《无尽灯颂》中的第二十二篇。应化,指佛在世间现身教化。非真分,即非真实分际。纤尘,微小之尘土。茎草,即草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赞佛法无边、法界平等的诗作。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将佛法无边无际的特性和对世间万物平等的观念表达出来。

首两句“如如皆合道,休向外边讨”,以佛家语为引言,表达了佛法的广大无边、包容万象的特性。这里的“如如”指的是佛家所说的“如实”境界,即佛性的真实状态。而“道”则是指佛教的修行之道。诗人用“皆合道”来表达佛法与宇宙万物的相通之处,认为无论是人世间的事物还是自然界的元素,都在佛法的范围之内。因此,不必再去追求那些外在的东西了。这两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佛法无边无际的特性。

第三、四句“大地作纤尘,万里无茎草”,则进一步描绘出佛法的无边无际。这里,“纤尘”和“茎草”都是比喻用语。纤尘指的是微小的尘土,象征着世间万物;茎草则是指生长在土壤里的植物,代表着自然界的生命。诗人用这两个事物来比喻佛法的广大,表明无论世界多么广阔,佛法都无处不在,无所不能。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无边无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法无边无际的特性,并通过形象的比喻,将这种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还通过对世间万物的描述,表达了佛法对所有生命的平等看待,以及对于佛法无边无际特性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