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倒禅和足指天,被玄悬得到连颠。
随声逐色非明眼,觌面全包更没言。
【注释】
- 颂古: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年间(742~756)时写的,当时他任左拾遗。
- 禅和:禅宗僧人。
- 指天:指着天空。形容佛祖的神通广大。
- 玄:佛教用语,指玄妙、深奥。
- 颠:颠倒,指天地颠倒、万物倒置。
- 随声逐色:顺从世俗之音,迎合时俗之好。
- 觌面:当面相见。全包:包容一切。
- 没言:没有言语,无法说明。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禅和”的描写来比喻佛祖。
前两句写佛祖的神通广大。“潦倒禅和足指天”,意为佛祖的脚一跺地,天地都颠倒了;“被玄悬得到连颠”,意为佛祖用玄妙的法力,将天地颠倒过来。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佛祖的神威和威力。
第三句进一步强调佛祖的威力之大。“随声逐色非明眼”,意为随顺着世间的世俗之声与美好之色,而没有一双慧眼能够洞察其真谛。这里用“明眼”来比喻有见识之人,而用“随声逐色”来比喻那些随波逐流、不能看清事物本质的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那些没有见识、盲目追随世俗之人的不满情绪。
尾联则是对前三句的总结和升华。“觌面全包更没言”,意为佛祖面对众生,将一切都包容其中,无需言语来表达。这里的“觌面”指的是面对面的相见,“全包”指的是包容一切,而“没言”则是指无需言语来说明。这句话表达了佛祖对众生的包容之心,以及对真理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整首诗通过咏物来比喻佛祖,通过对佛祖的描述来表达作者对真理的探求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世俗之人的批判和不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