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却与吐却,算来无处著。
要见滑稽人,便是黄幡绰。

【注解】

偈颂:佛教的一种唱导诗。

六十五首:指佛经中共有六十五种偈颂。

其四十四:指第44首偈颂。

吞却与吐却:吞吐,比喻言辞不直截了当。这里指说话含糊不清。

算来无处著:算来,考虑。著,附着。指没有处所可以挂靠。

黄幡绰:唐代人。以滑稽著称。

【赏析】

这首诗的译文是:

吞吐其辞不直露,想找个地方挂住它,可是哪里都找不到。要想见到那种能言善辩的人,就是那位黄幡绰。

前两句说,吞吐其辞不直露,是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挂住它,可是哪里都找不到。“吞吐其辞不直露”一句,用了一个典故:三国时魏国的大将军邓艾伐蜀,曾对姜维说:“吾欲伐蜀,早晚必至。”他本想吞下蜀国而不用费力战斗,但因口吃,不能直接说出,于是说成“欲伐蜀”。后来他终于战胜了蜀军,但自己也被灭掉了。所以,这里说吞吐其辞不直露,就是指说话不直截了当。吞吐一词,在这里有双重含义,既是说话不直爽,又是指语言上缺乏锋芒。吞吐之后,要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挂住它,即把话说得委婉一些,藏起自己的锋芒。但无论怎么藏,都没有处所可以挂住。这一句是说,吞吐其辞,虽然可以暂时隐藏锋芒,但最终还是无法掩饰,最后还是会暴露出来。

后两句说,要想见到那种能言善辩的人,就是那位黄幡绰。黄幡绰是一个滑稽人物。杜甫在一首咏史诗中有“万古一洒落,恶诗君莫裁”之句。万古一洒落,指黄幡绰的才情。杜甫认为,黄幡绰的诗文才能和李白、杜甫一样,堪称千古绝唱。可见,杜甫对黄幡绰的才情是很赞赏的。黄幡绰善于诙谐幽默。据《唐才子传》记载,有一次,玄宗皇帝问张说:“听说卿家有女弟,才学何如?”张说回答说:“臣有一女弟,虽无才学,然善谈笑。”玄宗皇帝称赞道:“善哉!善哉!”这时,黄幡绰在一旁插嘴说:“善哉!善哉!”玄宗皇帝听了很不高兴,责备他说:“你怎么能这样讲话呢?”黄幡绰解释说:“陛下所说‘善哉’乃是‘好也’的意思,臣不敢曲学阿世。”玄宗皇帝听后大为恼火,说:“你敢当面揭我的短吗?”黄幡绰毫不畏惧地说:“陛下的言语行动都是天下人的表率,我有什么可怕的呢?”玄宗皇帝被他的机智和勇气感动了,便赦免了他的罪过。黄幡绰的机智和勇气,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因此,杜甫说他“见之如黄幡绰”。

这首诗通过吞吐其辞、黄幡绰的对话,赞扬了黄幡绰的机智和勇气,表现了作者对黄幡绰的敬佩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