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红,李花白,万壑千岩光烜赫。
灵云悟处勿遮藏,贤沙正是白拈贼。
贼贼,说甚释迦与弥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其诗风直率、幽默,充满了讽刺与嘲笑。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桃花红,李花白,万壑千岩光烜赫。
- “桃花红,李花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桃花和李花都是春天的象征,红色和白色代表着生机勃勃。
- “万壑千岩光烜赫”:形容山峦叠嶂,阳光照耀下的景色非常壮观。
注释:这里可能是在用夸张的手法来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灵云悟处勿遮藏,贤沙正是白拈贼。
- “灵云悟处勿遮藏”:指的是在自然之中寻找真理和智慧,不要被世俗的表象所迷惑。
- “贤沙正是白拈贼”:这句话可能是指某种行为或思想,被认为是不道德或有害的,但实际上却可能隐藏着真正的价值。
注释:这里的“贤沙”可能是指某种被忽视或误解的事物,而“白拈贼”则是一种比喻,表示这种行为或事物实际上是有价值的。
译文:桃花红了,李花开了;万壑千岩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壮观。在大自然中寻找真理和智慧,不要被世俗的表象所迷惑。某些看似不道德或有害的行为或思想,实际上可能是隐藏了真正的价值。
赏析:这是一首充满讽刺与嘲笑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观念的不满和对真理的追求。同时,他也通过对一些行为的讽刺,揭示了这些行为背后的真正价值。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充满了机智和趣味,是王梵志作品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