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之不聚,拨之不散。
听之不闻,觑之不见。
【注释】:
①偈颂:佛教语,即佛歌。是诵经时唱诵之词,用以宣说佛法。
②五十一:指《大般若经》。《大般若经》有“五十一品”。此诗为其中之一。
③偈颂五十一首:即《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般若波罗蜜多心要》。
④其三十:指《大般若经》中的第三十四品。《大般若经》共有五十一卷,此诗为其中之一,所以称“五十一品”。
⑤拥之不聚:比喻听经时不能集中精神。
⑥拨之不散:比喻听经时不能散开心思,不能放下杂念。
⑦听之不闻,觑之不见:比喻听经时不能听见声音,看不见形象。
⑧“菩萨”二句:指菩萨的教诲,不是用语言来教导众生的。
赏析:
这是一首偈颂。偈颂,佛教语,即佛歌。是诵经时唱诵之词,用以宣说佛法。这首诗就是《大般若经》中的第三十四品《观心品》里的一段,意思是讲菩萨的教诲不是用语言来说的。
第一、二句是全诗的总领,意思是“菩萨的教诲,不是用语言来说的。”这一句中有两个关键词:“拥之不聚”,“拨之不散”。
“拥之不聚”的意思是说,菩萨的教诲虽然在耳边低吟,但是却不能让听者的心神被吸引,无法集中注意力去思考。“拨之不散”的意思是说,即使我们努力想要将菩萨的话语抛开,但是那些话语就像顽石,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被我们的思维所驱走。这就是菩萨的教诲,它就像是一块顽石,永远无法被我们的思维所驱走。
第三、四句是全诗的核心,意思也是说菩萨的教诲不是用语言来说的。这里的“听之不闻”,是形容菩萨的教诲,不是以声音的形式出现,而是以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存在;而“觑之不见”则是说,这种精神境界是如此的深奥、神秘,以至于连最接近它的人也看不清楚。这就是菩萨的智慧,它不是通过语言来传授的,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境界。
最后两句是整首诗的总结,意思是说菩萨的教诲并不是通过直接的语言教导,而是以一种更高层次的方式来传达,这种方式是超越语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