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首登龙虎榜,太平亲到凤凰池。
全生全杀超言象,更透机先向上机。

【注释】

一举首登龙虎榜,太平亲到凤凰池:中举状元。龙虎榜:指进士及第榜。唐宋两代科举录取后在殿试前要举行一次复试,称“龙虎榜”。凤凰池:指翰林院。唐代皇帝为翰林学士的官署。这里泛指朝廷。全生全杀超言象,更透机先向上机:佛教语,全生即得无生法忍,全杀即得无诤法忍。上机,佛经中的上座。机先,谓先机而发,即预知未来事理。此句说:我既得无生法忍又得无诤法忍,预知未来事理。更透机先向上机:更,更加。机先,谓预知未来事理。上机,指预知未来事理的人。此句说:我不仅预知未来事理而且还预知将来事理的人。

【赏析】

《偈颂三十四首》是一首五言诗,内容涉及了佛学、儒学和道教等。此诗是其中第八首,诗中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命运的满意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一举首登龙虎榜”,意思是一举成名,被选入龙虎榜(即进士及第榜)。龙虎榜,原指科举考试的录取名单,后来也用来比喻才高八斗、文采飞扬的人物。在这里,诗人以自己的成功为例,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认可和赞赏。
接着的第二句”太平亲到凤凰池”,意思是指自己有幸成为朝廷重臣,享受太平盛世的恩泽。凤凰池,指的是翰林院,是皇帝身边的重要机构,负责起草诏令和撰写文稿。这里的”太平”一词,寓意着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和谐。诗人通过这一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以及对和平生活的珍视。
然后的第三、四句”全生全杀超言象,更透机先向上机”,是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展望。”全生全杀”是对佛教教义的引用,意思是得到无生法忍和无诤法忍,这是佛教修行者达到的最高境界。诗人用这两个词语来形容自己的修为和境界,表达了自己对于佛法的信仰和追求。”更透机先向上机”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展望,他希望自己能够预知未来的事情,并且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进步和提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肯定和对佛法的信仰,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个人修养的追求和对于社会和谐的期望。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