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衣下事火烧山,腊月家贫彻骨寒。
堪笑连延曾未息,眉毛焦赤面皮斑。

诗句释义:

  1. “衲衣下事火烧山” - 这一句描述的是僧侣的生活状态。衲衣,即袈裟,是僧侣们常用的衣物。下事,可能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或者责任。火烧山,形容僧侣们的修行之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
  2. “腊月家贫彻骨寒” - 腊月,指的是农历的十二月,这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家贫彻骨寒,意味着家境贫寒到了极点,连骨头都感觉冷。
  3. “堪笑连延曾未息” - 这里的“堪笑”是形容词,表示对某种情况或状况的轻蔑或嘲笑。“连延”可能是指连绵不断、延续不衰的状态。“曾未息”表示这种状态并没有停止或结束。
  4. “眉毛焦赤面皮斑” - 这一句描述了僧侣们因为长期的生活艰辛而导致的身体变化。眉毛焦赤,形容眉毛因为劳累或者痛苦而变得又红又黑,颜色深重。面皮斑,可能是因为风吹日晒或者其他原因,使得面部肌肤出现了斑点或色素沉着。

译文:
衲衣下的琐事如同火一般焚烧着山岭,
腊月里家境贫寒让人骨子里都感到寒冷刺骨。
对于那种连绵不断的苦难,我们只能苦笑不得,
眉毛焦黑、面颊上有斑点,生活的艰辛令人叹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僧侣们在艰苦环境中生活的状态。诗人通过对比和尚的简朴生活和外界的严寒,以及他们面对的连绵不断的困苦,表达了对僧侣们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和敬意。诗中的“眉毛焦赤”、“面皮斑”等细节描写,更是增强了画面感和感染力,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僧侣们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