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聚会鱼游网,三月安居鸟入笼。
生杀尽时蚕作茧,心空及第黑山中。
【注释】
“偈颂九首”:指佛教中的赞颂经文。
“其三”:指第九首。
“鱼游网”:比喻人被网罗住,无法解脱。
“三月安居”:佛教徒在每年三月举行结夏安居(又称“坐夏”),以修习禅定。后用作修行的代称。
“蚕作茧”:比喻人们被各种束缚和烦恼所困。
“及第”:科举考试中举。此为佛门用语。心空及第,犹言悟道成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经诗,借颂经来颂佛、颂法、颂僧。全诗从“十方聚会鱼游网”至“心空及第黑山中”,层层递进地写来,表现了作者对佛法的领悟与赞叹之情。
开头两句:“十方聚会鱼游网”,“十方”,泛指所有的地方。“聚会”指佛菩萨集会说法。“鱼游网”,喻指众生迷于五欲六尘之中而不得解脱,如同鱼儿游网一般。这句是说,佛菩萨普渡众生,使一切众生皆能脱离生死轮回之苦海,到达涅槃境界。
中间两句:“三月安居鸟入笼”,这是指佛陀当年在鹿野苑给阿难讲《楞伽经》时的情形。“安居”,佛教语,指僧人定期的居住。“笼”,比喻众生受五欲六尘的束缚。这句是说,众生虽然暂时被种种欲望所迷惑,但仍可得到解脱之道。
最后两句:“生杀尽时蚕作茧”,“生杀”,佛教用语,指世间万物的生死轮回。“蚕作茧”,比喻众生被种种烦恼与贪爱所困扰,如同蚕吐丝作茧一样。这句是说,当众生的心念完全归于宁静,达到无所执著的境地之时,就如同蚕已作茧自缚,不再受外界干扰,这时便能悟到生死轮回的真正意义了。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领悟与赞叹。作者认为,只有通过修行与参悟,才能达到心无挂碍的境界,最终得以解脱生死轮回之苦。这种思想体现了佛教中“万法唯识”的哲学理念,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只要能够洞察其本质,就能获得解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