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后蓦生闲络索,风前忽布闹叉撑。
那吒八臂空惆怅,夜半三更白昼行。

【注释】

《颂古八首》是唐代诗人贯休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八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肘后”指佛经中的《阿难问佛经》。“蓦生”指突然降临或出现。“闲络索”、“闹叉撑”都是佛教的供物,分别指佛像、幡幢等。

“那吒八臂空惆怅”,那吒为梵语na-da(nātavā)的音译,意译为“天帝释”或“多闻天王”。在佛教中是护法神之一,也是天龙八部之一。“八臂”指其神通广大,能变化八种不同的形象,即:人形、鸟形、蛇身、牛头、猪头、马面、狼首、鱼身等。“怅”,意为悲伤、失望。

“夜半三更白昼行”,意思是说,在夜间,即使是白天也照样行动。这里的“三更”指的是深夜十二点以后,“白昼行”则意味着在白天也像黑夜一样行动。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像夜晚那样行事,不受时间和环境的限制。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佛经中的“肘后蓦生闲络索,风前忽布闹叉撑。”以及“那吒八臂空惆怅,夜半三更白昼行。”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法的理解和感悟。他认为佛法是一种超越时空、不受时间和环境限制的存在,因此他主张要随时随地都像夜晚一样修行,不受时间和环境的影响。同时,他也认为佛法是一种无上的神通和力量,能够让人超越生死轮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