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起眉毛答问端,亲曾见佛不相瞒。
至今应供四天下,春在梅梢带雪寒。

【注释】

颂古八首 其八:颂扬古代的圣贤。八首,指《旧唐书》中赞颂前代八位圣王贤相的文章。

策:举,提出。端:原意是端详、观察,这里指仔细审视、观察。

亲曾见佛不相瞒(máng):亲自见过佛教高僧也不隐瞒什么。亲曾见,指作者曾经拜见过。佛,指佛教,佛教高僧。

应供(fèng)四天下:应该供奉在四方各地。

春在梅梢带雪寒(xiān):春天还在梅花梢头,但已经有雪花飘落。

【赏析】

这首诗是《旧唐书》中的一篇赞颂古代圣贤的文章,作者对圣贤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第一句“策起眉毛答问端”,描绘出一幅圣人在认真审阅、审视、观察的情景。这里的“策”是指举起,扬起,“起”是提起,“眉”是眉毛。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说,圣人在仔细地审视、观察,就像在举着眉毛提问一样。

第二句“亲曾见佛不相瞒”,意思是说,圣人曾经拜见过佛教的高僧,但他并不隐瞒什么。这里的“佛”是指佛教,佛教的高僧。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佛教的尊敬和信仰。

第三句“至今应供四天下”,意味着这种尊敬和信仰一直流传到现在,应该被供奉在四方各地。这里的“四天下”是指整个世界,诗人用“四天下”来强调这种尊敬和信仰的重要性。

第四句“春在梅梢带雪寒”,意味着春天虽然还没有到来,但梅花已经带着雪花在枝头上绽放。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描绘,通过描绘春天的到来来衬托出诗人对圣人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圣人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圣贤的敬仰和崇敬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圣人的描绘,展现了圣贤的形象和特点,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圣贤的伟大之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