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安居已半过,虚明心地又如何。
有求宛然成机巧,无作方能不较多。
炉里寒灰香旖旎,岩前枯木叶婆娑。
白头人在千峰上,妙唱新丰一曲歌。

注释:

  • 三月:指春天。
  • 安居已半过:指已经过了一半的三月。
  • 虚明心地又如何:指内心空虚、光明磊落的心地又怎么样呢?
  • 有求宛然成机巧:指有了贪欲,就会变得狡猾。
  • 无作方能不较多:指不做坏事,就不会过多的欲望。
  • 炉里寒灰香旖旎:炉子里的灰烬发出香气。
  • 岩前枯木叶婆娑:岩石前的枯树摇曳着叶子。
  • 白头人在千峰上:指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千峰之上。
  • 妙唱新丰一曲歌:意思是美妙的歌声如同《新丰折臂翁》一样动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首句“三月安居已半过”指的是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然后通过“虚明心地又如何”来表达内心的空虚和不坚定。接着以“有求宛然成机巧”来表达贪欲会使人变得狡诈。最后,诗人用“炉里寒灰香旖旎”和“岩前枯木叶婆娑”来比喻那些看似平静却充满欲望的人,而自己则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千峰之上高歌。整首诗充满了禅宗的智慧和人生的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