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界中无变异,虚明地上有虽微。
妙圆一句如何说,隐显含融岂间违。
碧玉界中无变异,虚明地上有虽微。
注释: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之中,没有一点变异,而虚明之地上却有细微的尘埃。
妙圆一句如何说,隐显含融岂间违。
注释:这微妙圆通的佛理究竟该如何表达呢?其隐晦、显豁、包容、融合之妙又岂能用语言表述清楚?
碧玉界中无变异,虚明地上有虽微。
妙圆一句如何说,隐显含融岂间违。
碧玉界中无变异,虚明地上有虽微。
注释: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之中,没有一点变异,而虚明之地上却有细微的尘埃。
妙圆一句如何说,隐显含融岂间违。
注释:这微妙圆通的佛理究竟该如何表达呢?其隐晦、显豁、包容、融合之妙又岂能用语言表述清楚?
咄!这枯槁形容,平生太煞揭斗。 电光石火之机,两舌一还无口。 真截根源不肯谈,爱引禅徒荒草走。 注释: 嗟叹这枯瘦的身形,一生太过执着于争斗。 闪电般迅速的变化,双舌一动便收回,不再说话。 深藏不露地切断了根源,不愿谈论此事,却引导禅宗弟子走向错误的道路。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禅宗人物的诗作。通过对禅人的形象刻画和对其行为的评价,诗人表达了对禅宗修行方式的质疑和反思。 首句“咄这枯槁形容
注释:禅人是和尚,真非真,伪非伪,圆眼横眉,丑唇平鼻,图画自难。同思量,何处是月笼松顶兮鹤梦初醒,雪覆芦花兮鹭寒不睡。 赏析: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频,题目为《禅人写师真求赞 其二》,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 首二句“禅人写师真求赞,真非真,伪非伪”意为禅师写的师真求赞,真不是真的,伪也不是真的。这里的“真”和“伪”都是形容词,用于形容事物的真假、善恶、美丑等。
释子淳的《颂古一 一首·道合平常绝异端》是一首表达对自然规律和人生道理理解的诗句。下面将逐一解析: - 诗句原文: 道合平常绝异端,行人何必历艰难。 从今莫信孙膑卜,龟壳无灵不用钻。 - 译文解释: 1. “道合平常绝异端”:意指事物的本质或道理是普遍而平常的,与那些离奇古怪的事物相去甚远。这里的“异端”指的是那些非主流或与众不同的思想、行为。 2. “行人何必历艰难”
【注释】: 寄形:指寄托形体。 眉目分明:形容人的容貌端正。 祇得八成:衹有八成。 闻名兮不如见面,见面兮不如闻名:听说某人很好,还不如亲自见到此人。 霜天月满:比喻人年老。 海门潮落:比喻人去世。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四句,内容浅显易懂。第一句写禅人写师真求赞,第二、三句写对师真人的赞叹和评价,第四句写闻其名而不见其人,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之情
【注释】 灵然:形容心地清净。都卢:指佛门,三界都卢,即佛教的“三界”。一点心:一念心。槛外桃花春蝶舞:门外桃花盛开,有春蝶飞舞。门前杨柳晓莺吟:门外的杨柳在清晨被鸟儿唤醒。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佛家境界相结合的诗。诗人以“桃”“柳”等自然景物为线索,表现了作者对佛理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灵然不涉古来今”,表达了诗人心境清静,超脱世俗的境界;第二句“三界都卢一点心”
【注释】 四海:全国,这里指天下。烟尘:指战争的烽火。晏然:平静安定。当轩:对着窗户。寒:冷。大功:指建立大功。赐赏:赏赐奖赏。将军:对高级将领的尊称。顿懒:忽然懒散。 【赏析】 这首诗是颂古一○一首,诗中描写了战乱之后国泰民安的景象,歌颂了那些为国立功的将士们,表现了他们的豪情壮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首句“四海烟尘已晏然”,描绘了战争结束、国家安宁的画面;次句“当轩明月照人寒”,则展现了月色如水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诗句释义 1. 六国清平贺圣年,珠帘高卷月明前。 - 这句表达了在和平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景象宁静美好的意境。 2. 金轮那肯当堂坐,不用丹墀击静鞭。 - 这里使用了象征性的语言,比喻某人或某物不愿意处于显赫的位置,不需要借助暴力手段来维护权威。 译文 在六国清平的时期,庆祝圣年的夜晚,珠帘被高高卷起,月光洒满房间。金轮(比喻)不愿占据显赫的位置
【释义】: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等闲应问岂安排”,意思是说,这世上的事都是自然形成的,没有什么是人为安排的。第二句“一句全提隐显该”中的“一”字,指的是宇宙万物,包括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隐显该”是指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第三句“薄雾依依笼古径”,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薄雾轻轻弥漫,如同一层轻纱笼罩在古老的小径上。这里的“依依”用来形容薄雾缭绕的样子
【注释】 此树:指柳树。“不从天地生”句:柳树生长在地面上,不像高山上的松柏那样能耐严寒。“登山涉水”句:柳树的根须发达,能随地而长,所以它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生长。“乱峰前”句:柳树生长在乱石丛中,不妨碍道路,因此可以免于成为路旁的障碍。“为轨则”句:因为乱石丛生,道路崎岖不平,如果没有柳树,就会给行人带来极大的不便。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柳树生命力强,适应性广,能在多种环境中生存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翻译: 1. 珊瑚枝上玉花开:描述了一种美丽的景象,珊瑚树枝上盛开着如同玉石一般的花朵。这里的“珊瑚枝”可能象征着珍贵和美丽,而“玉花”则增添了一层高雅和纯净的意象。 2. 风递清香遍九垓:描绘了花香随风传播,遍布整个空间。这里的“九垓”指的是极高的天空,形容花香之盛和范围之广。 3. 勿谓乾坤成委曲:表达了诗人的一种观点,不应认为世界的一切都显得弯曲或不完美
【译文】 大洪拂子,没有名字,也没有名字,是七元前前本混成。 没有形状,也没有形状,深邃而不在低处也不在高处。 如果论说阴阳未兆时,卷舒都在光明中隐藏。 【注释】 偈:佛教语,指佛经、颂诗等。 拂子:即“佛珠”。 非有名:即“无有名”。 非无名:即“无无名”。 七费:梵文“samādhi”意译为“禅那”,即禅定。 混成:佛教用语,指原始的、最初的真实存在状态。 相:这里指具体的形状。 渊:深
注释: - 三月:指春天。 - 安居已半过:指已经过了一半的三月。 - 虚明心地又如何:指内心空虚、光明磊落的心地又怎么样呢? - 有求宛然成机巧:指有了贪欲,就会变得狡猾。 - 无作方能不较多:指不做坏事,就不会过多的欲望。 - 炉里寒灰香旖旎:炉子里的灰烬发出香气。 - 岩前枯木叶婆娑:岩石前的枯树摇曳着叶子。 - 白头人在千峰上:指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千峰之上。 - 妙唱新丰一曲歌
【注释】 偈(jié)——佛语,佛教的韵文体诗。 偈二十二首 其十——是《临济宗旨》中的一部分。 大洪——即南岳衡山,因有五峰耸立如巨龙蟠踞而得名。 无影杖——据说为五代时高僧慧能所持之杖。据传此杖有神力,能使人失去踪影。 虎踞龙蟠——意指地势险要,形势雄伟。 有时横按坐虚堂——意为有时在空旷处坐着也能感到一种威压。 临济德山——指宋代的临济宗祖师黄龙慧南和德山和尚。 胆丧——指畏缩恐惧。
【注释】偈:佛教中的韵文,是佛经的另一种体裁。偈二十二首:指释慧能为五祖弘忍弟子所传的《六祖坛经》中的22段偈语。其十四:指其中第14段偈语。少林:指少林寺。垂一语:留下一句话。流布:流传开来。诸方:各方。老婆心:指婆婆妈妈的心,多指妇人的心。分明:明白详细地说。 【赏析】此诗写六祖惠能对弟子们说:“不要被那些婆婆妈妈的话迷惑了。”意思是要弟子们不要被“小道”所迷惑,而要学习大乘佛法
这首诗的标题是“偈二十二首 其十五”,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这首诗共28个字,分为四句。以下是逐句解读: 金佛不度炉(金佛):指佛像,尤其是金质的佛像。金佛是指用金子制成的佛像,象征着佛教中的圣物和崇高地位。 不度:无法渡过。这里用来表示金佛无法被人们所接受或理解。 炉:通常指的是火炉,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场所或容器,用来比喻金佛的局限性。 妙相圆明会也无(妙相圆明会也无):妙相
【注释】 偈二十二首,是佛教禅宗的一首偈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佛前修行的情景。 七佛:指过去、现在、未来七位佛。 旷路赊:宽阔的道路遥远。 碧琉璃界:指佛的净土——琉璃世界。 锁蟾华:用莲花来比喻佛陀的法身或清净心。 披衣:披上衣服,表示要出家修行。 更犹:犹且,仍然。 撒手:放手,表示要回家。 日未斜:太阳还未落山。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佛前修行的情景,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