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心光耀,堂堂更孤峭。
天阴性地昏,风寒早闭门。
不知天地者,刚道有乾坤。
欲明还得暗,打破却浑仑。
争如回首家乡路,寒食依前是暮春。
偈二十四首 其十三日出心光耀,堂堂更孤峭。
天阴性地昏,风寒早闭门。
不知天地者,刚道有乾坤。
欲明还得暗,打破却浑仑。
争如回首家乡路,寒食依前是暮春。
注释:
日出心光耀,堂堂更孤峭。
太阳升起时,光芒四射,照耀大地,而天空则显得更加孤单、陡峭。
天阴性地昏,风寒早闭门。
天空阴暗,大地昏暗,风也吹得早,人们就早早地关上了门,躲避寒冷的风。
不知天地者,刚道有乾坤。
不明白天地道理的人,才会认为只有刚硬才能构成宇宙。
欲明还得暗,打破却浑仑。
想要明白事情的真相,有时也需要借助黑暗的力量,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争如回首家乡路,寒食依前是暮春。
与其在远方思念家乡,不如回到家乡看看那熟悉的道路,因为春天总是在不经意间到来。
赏析:
这首诗以“日出”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日出时分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天地自然的独特见解。诗人认为,虽然阳光照亮大地,但天空仍然显得孤单;尽管大地被风吹雪笼罩,但仍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种独特的视角,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与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