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告毕,法岁云周。
木人施草,石女行筹。
衲僧了无交涉,那更头上安头。
横担楖栗,笑傲清秋。
要去即去,得留且留。
逢人若问长灵老,向道浩浩尘中斗铁牛。
【注释】
“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二”:这是《佛说四十二章经》中的第二十二偈,全偈为:“譬如一聚米,散在十方国。诸人各分别,不识是何物。”
法岁云周:佛法的岁月已经圆满。
木人施草:木偶人用稻草扎起来。
石女行筹:石头做成的女神手持筹码。
衲僧了无交涉:出家人之间没有争执。
那更头上安头:这更加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横担楖栗:把楖栗(一种古代乐器)横放于肩上。
笑傲清秋:笑傲秋天的清冷。
要去即去,得留且留:该走就走吧,能留下就留下吧。
长灵老:长寿老人。
向道浩浩尘中斗铁牛:朝着浩渺的尘世中和一只巨大的铁牛搏斗。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法事完毕以后,一年的法事就圆满结束了。木偶人和石头女神都拿着稻草和筹码,他们各自分别,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僧人之间的争论已经没有了,又何必多此一举地在他们头上加上一个脑袋呢?我们横扛着乐器,笑着面对秋天的寒冷。该走的就走吧,能留下的就留下吧。长寿的老人啊!你朝着浩渺的尘世中和一只巨大的铁牛搏斗吧!
诗的前两句写僧人法事的结束与各种事物的分离,后两句写僧人之间不再争论,而是相互宽容、相互理解。最后两句是说长寿老人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尘世的艰难,去和一只巨大的铁牛搏斗。整首诗语言平实,含义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修行、对世俗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