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寒蝉鸣,独归林下寺。
松扉竟未掩,片月随行屦。
时闻犬吠声,更入青萝去。
【注释】
梵天寺:在今浙江绍兴市。落日寒蝉鸣,独归林下寺。落日:傍晚时分的阳光。寒蝉:冷天的知了。独归:独自一人归来。松扉:松木做的门。竟:竟然。片月:半轮月亮。随行屦(jù):随着鞋子行走。犬吠声:狗叫声。青萝:一种青色的藤蔓植物,这里指竹林。
【赏析】
《题梵天寺》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写于他游历江南时,表达了作者对幽静山林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意境清新自然。
首句“落日寒蝉鸣”,描绘出了一幅傍晚时分的宁静景象。落日、寒蝉、鸣声,这些细节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秋意的背景。这里的“落日”不仅仅是夕阳西下,更象征着一天即将结束时的平静与宁和。同时,“寒蝉鸣”这一细节,也让人感受到深秋时节的凉意和萧瑟。
第二句“独归林下寺”,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自归来的情景。这里的“独归”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一个人回家,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沉思。而“林下寺”则是一个充满禅意的地方,让人联想到远离尘嚣、静心修行的境界。
“松扉竟未掩”,这句诗通过对比来强调诗人的清高与超脱。在繁华的世界里,诗人选择了一种更为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这里的“松扉”不仅指的是寺庙的门,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一种坚韧和执着。而“未掩”则更加突出了这种不羁的态度。
最后一句“片月随行屦”,则是对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在这里,“片月”和“行屦”都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而“随行屦”则形象地描绘了月亮随着鞋子的步伐而移动的景象,寓意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
这首诗通过对落日、寒蝉、归寺等意象的巧妙运用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的追求。同时,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意境清新自然,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