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行水浊,鸟飞毛落。
大士横身,不受斧凿。
注释:
- 鱼在水中游动,水质混浊,鱼儿的鳞片会脱落;鸟儿在空中飞翔,羽毛会掉落。
- 大士横身(指佛、菩萨等修行者)在山中行走,不会被斧头砍伐。
赏析:
这首诗以鱼和鸟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的坚韧品质。鱼在水中游动,水质混浊,鱼儿的鳞片会脱落;鸟儿在空中飞翔,羽毛会掉落。这些现象都说明环境的恶劣。但是,大士横身在山中行走,不会被斧头砍伐。这说明修行者具有坚韧的品质,不轻易被困难所屈服。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修行者的品质特点。
鱼行水浊,鸟飞毛落。
大士横身,不受斧凿。
注释:
```plain 南北山相对, 东西有路分。 不经场阵里, 争见李将军。 ``` 注释 1. 南北山相对:指的是南北两座山峰相对而立,形成一种自然景观。 2. 东西有路分:指在山的两侧或附近,存在多条通往不同方向的路。 3. 不经场阵裹:意指这些道路并不是经过战斗或战斗场面(场阵),可能是指和平、非战争的道路。 4. 争见李将军:这里的“李将军”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人物
【注释】 颂古:歌咏古代。三十一首:这是作者自序,言共作颂古诗三十首。其二十八:序号为第二十八,即第28首。海岳:指帝王。知己:指明君。雪刃:喻以利剑。横身立太平:喻以利剑平定天下,使天下太平。野老:村中的老人。不知尧舜力:不知尧舜的治国之力。鼕鼕(dong dong):鼓声,形容鼓声大作。祭江神:在江边祭祀江神,祈祷江神保佑平安。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历史上一些英雄人物的颂扬。
【注释】: 颂古三十一首其二十九 电光影里,缁素区分。 纤毫不犯,总教灭门。 电光在闪烁的光影中显现出来,将黑白两色区别得清清楚楚。 一丝一毫都没有遗漏,总是要毁灭一切。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的作品。此诗以“电”字开头,用比喻的手法,把佛家的三昧(即禅定)比作闪电,把僧尼、道士等佛教徒比作世间万物。诗人认为佛法无边无际,无所不在,所以它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首句中的“电光影里”
注释及赏析: 1. 诗句解读: - “九曲那容眨眼看”:形容河流弯曲,波涛汹涌,无法在短时间内观察完毕。 - “操舟谁解别波澜”:询问谁能懂得驾驭和应对各种复杂的波浪变化。 - “文殊曾展回天手”:引用佛教故事,文殊菩萨曾经有神奇的能力,可以扭转乾坤。 - “直得朝宗万派乾”:表达一种理想或期望,即能够治理好众多支流,使得整个流域都保持干爽、清朗。 2. 译文: - 这首诗赞美了一位能人
诗句解析 入草亲寻草里人,重重有路掌中平。 不遇大商空突晓,日高犹听打三更。 译文 我深入草丛寻找那隐藏在草中的隐士, 虽然有许多小路,但在掌心里却显得平坦。 没有遇到大商,只听到远处的钟声, 太阳已经升高,但我还在倾听那敲三更的声音。 注释 1. “入草”:走入草丛。 2. “亲寻”:亲自寻找。 3. “草里人”:指隐居在草中的隐士。 4. “重重有路”:有很多条通往目标的道路
【注释】: 1. 这僧掩耳偷铃:指僧人以掩耳的方式偷听铃声。 2. 云山将错就错:比喻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使错误也认了。 3. 那碧眼胡儿:指金人。 4. 别有反身一著:意即另有对策或计策。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颂古三十一首》中的第二十五首,通过对金人和僧人行为的描写,揭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策略和心态。 诗中“这僧掩耳偷铃”,描绘了一个僧人在偷铃时的行为
【注释】 颂古:指《文选》卷三十一中曹植的《七哀诗》。沧溟,大海。截众流:截断众水。等闲:随意。棹(zhào): 船桨。金钩:钓鱼用的一种工具。 横笛:横吹的管乐器。一声:一曲。天地秋:大自然一派肃穆景象。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写景小诗,作者以简练的语言,描写了一幅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丽图景。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驾着小船在浩瀚的大海上航行,从茫茫海波中截取众水的源头,任意荡桨
【注释】 击碎髑髅:比喻揭穿或暴露某人的真面目。 敲出骨节:比喻暴露某人的丑恶本质。 明眼人前:比喻在众人面前。 自彰丑拙:指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被揭发出来。 【赏析】 这首诗是揭露反动统治者的罪行,歌颂革命人民的斗争精神的诗篇。诗人以“击碎髑髅”为喻,指出反动统治者是罪恶深重的暴君。他们用种种手段来掩盖自己丑恶的本质,而人民群众却识破了他们,把他们的真面目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最后诗人发出豪言壮语
注释:解语并非舌头的作用,能言并不是声音的传递。 不需要声音和舌头,回归家乡也无需同行。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语言本质的深刻理解,认为解语并非舌头的作用,能言并不是声音的传递,而是心灵的感应。这种对语言本质的独特见解,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哲学思考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在宋代诗僧释心月的作品《颂古三十一首 其十六》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还透露出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 1. 首句释义: - 见成底事:指已经存在的事物,无需过多讨论或改变。 - 没商量:表示无法商讨或解决。 - 剔起眉毛未厮当:形容面对问题时,虽有所思考
注释:不因某件事,就不会增长某方面的智慧。 不曾杀生,就不会有所忌讳。 传言送语当是风流倜傥的,但因为过于风流倜傥,所以连口鼻都被拈走,失去原有的形态。 赏析:这是一首讽刺诗,通过讽刺那些喜欢吹嘘自己风流倜傥的人,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虚伪行为的不满和批判。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人性中的虚荣和矫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个人形象的重视
【注释】 道:“德”。“颂”即“歌”。 泰:“治”的通假字。 时:“天”,“治” 清:清明,天气晴朗。 才子:有才学的青年子弟。 贵:受到重视。 家肥国富:家境富裕,国家繁荣。 小儿娇:形容年幼可爱。 紫陌:指京城长安大道。 黄莺:即黄莺鸟,这里泛指春天。 下柳条:落在柳枝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在赞美春天的美好景色的同时,对那些不思进取、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表示了不满
【注释】少处:指年轻时。减些:减少一些。多处:指年老时。添:增加。官路:仕途,官场。贩私盐:做不正当的勾当。一条性命:指自己的生命。 【赏析】这首诗以白描手法,讽刺那些为求名利而不顾廉耻,甚至卖身投靠、出卖朋友、丧失人格的无耻之徒。诗的开头两句是说,人年轻的时候应该有所节制,不要过分张扬,到了老年就该注意收敛,不要过分张扬了。第三句是说,为了追求名利不惜出卖良心和人格的人
注释:太阳和天空,都是明亮的。但开眼放尿,却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黄面瞿昙,指的是佛教中的菩萨,但一场漏逗,则是指他犯下的过错。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方式,表达了对某些人行为的不满和批评。诗人认为他们应该像太阳和天空那样明亮,但他们却选择了错误的行为,即放尿。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自然规律,也违背了社会的规范,因此需要被批评和改正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英勇无畏的将领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非凡能力,以及他为君王赢得的崇高声誉。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觌面当机掣电飞(直译:“直面敌人瞬间如闪电般出击”): 形容将领面对敌人时的勇猛和迅速。觌面指面对面,当机是遇到紧急情况时,掣电比喻行动迅速如同闪电一样。 2. 当机觌面谁能用(直译:“在关键时刻,面对敌人,谁能运用这种力量?"): 表达了将领在关键时刻能够果断出击
【注释】: 丧尽家财:家产耗尽。 无本可据:没有可以依据的本钱。 赤手杀人:赤手空拳杀人,形容杀人手段卑劣凶残。 弥天罪过:弥天,满天的;罪过,罪恶。 【赏析】: 这首诗是《颂古》中的第六首。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对于“丧尽家财,无本可据。赤手杀人,弥天罪过”这一行为的强烈谴责。诗人对这种行为感到愤慨,认为它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这两句诗通过强烈的对比和夸张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