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僧悟易要迷难,无限渔翁失钓竿。
点铁成金犹自可,点金成铁太无端。
【注释】
颂古:指古代诗人的诗。十八首:指唐代僧人贯休所作的一组诗,共十八首。衲(nà):僧人穿的袈裟、僧衣,这里泛指和尚。悟易:佛教语,指觉悟容易。迷难:迷惘、困难。无限:很多。渔翁:捕鱼为生的渔民或船夫。钓竿:钓鱼所用的长竿。点铁成金:原意是说把铁变成黄金。后用来形容把不好的东西改变成好的东西。犹可:还可以,能够做到。无端:没有道理。
【赏析】
这首诗的题意,是颂扬那些悟道的人,而对那些不明事理的人来说,却很难悟到其中的道理。这组诗共八句,每句四字,韵脚都是下平十三覃韵。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咏史的诗歌。
“衲僧”指出家人,这里指和尚。“悟易”指领悟佛理,即“觉悟”之意。
颔联:“无限渔翁失钓竿”,是说那些悟道的人,虽然已经得到了真谛,但是仍然有很多的人迷失了方向,失去了目标,不知道如何去行动,就像渔翁一样失去钓竿一样。这句诗中,“无限”一词,既表达了对于悟道之人的赞美,也表达了对他们所得到的真理的肯定,同时也反映了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困惑。这里的“渔翁”并非实指某个人,而是借渔翁来比喻那些迷失了方向的人们。
颈联:“点铁成金犹自可,点金成铁太无端。”是说,对于那些悟道的人而言,虽然他们已经达到了一种高深的境界,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种境界却显得过于高深莫测,甚至有些难以理解。这里的“点铁成金”,原意是把铁变成黄金。在这里,它被用来比喻将普通的物质通过某种方式转化为珍贵的物品。然而,如果这个转变过程变得过于复杂或者不可预测,那么这个变化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尾联:“点金成铁太无端。”是说,有些东西原本可以变成金子,但是却因为某种原因变成了铁,这就像是在做一些无用功一样。这里的“无端”,是指没有道理、没有理由。这里的“无用功”,是指做了一些看似有用但实际上毫无价值的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强调了悟道之人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对于普通人来说,追求真理的难度。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真理的渴望和对于悟道之人的赞美之情。